本报讯(YMG记者苗春雷通讯员李琨摄影报道)渤海深处,有座1.14平方公里的小岛小钦岛,岛上居民不足一千,为一岛一乡一村建制。小钦虽小,但宽阔平整的水泥道路、迎风摇曳的红花绿草、洋溢着淳朴满足的笑脸,无不展示着“幸福小钦”美丽富饶的模样。
而在“幸福小钦”的背后,有一支坚强的渔村党支部在迎风领航。2017年底,在渔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原“两委”班子成员高票当选获得连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吉杰心生感慨:“我们全心全意为群众干实事,群众全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钦岛村就依靠海珍品捕捞和扇贝海带养殖,村集体经济发展迅速,一度成为海岛乡镇中的佼佼者。但到了2014年,由于受渔业资源减少和整体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小钦岛村陷入了内困外忧的境地,村“两委”成员也经历了一次大洗牌。
临危受命的党支部新成员们并没有被小钦岛村内生动力不足、外部支持不够的情形吓倒,而是虚心向前辈求教,深入群众去访谈,迅速理清了切合小钦岛村实际的“三步走”发展思路。“三步走”的第一步,就是学习理论政策、实用知识,使“两委”成员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从班子建设入手,通过交心谈心、书面汇报等形式的沟通,对村“两委”成员的作风、思想进行整顿,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日常工作中注重公开公正,大事征求意见,小事集体研究,求大同、存小异,使各项工作都能做到民主决策,巩固了班子在村级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引入“外援”,借力发展,是“三步走”思路的第二步。小钦岛村由于整体体量较小,在全县大盘子中处于弱势,很多上级的优惠政策无法落地到小钦,这对小钦岛村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制约。村党支部班子制定了一项工作策略,利用小钦岛村在外能人多的优势,发挥各班子成员的个人力量,努力争取各项优惠政策。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党支部班子成员的不懈努力下,自2014年来,小钦岛村争取上级资金1500多万、自筹资金500多万,饮水、道路、渔港等基础设施和渔村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钦岛村由一个遍地坑洼、生活不便的破旧小渔村变成了道路宽阔、宜居宜业的“幸福岛”。村党支部班子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绩,现在又在全力准备攻克一个“大难题”———渔业安全港建设问题。小钦岛村自有人居住以来,从未建设一处安全港,每逢大风天,渔民都要把船开到南隍城岛或者大钦岛避风,十分不便。为了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让群众更方便,小钦岛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先后十几次到市、县相关部门陈述情况争取项目,带领专家进行实地勘察,力促项目能落户小钦。
渔村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了老百姓的富裕程度,所以“三步走”的最后一步,就是充实“钱袋”,让大家共同富裕。村党支部多次与水科所联系,对渔民进行养殖指导,大力发展裙带菜、虾夷扇贝的外海养殖和网箱养鱼项目,渔民增收达30%。为把小钦岛的海珍特产推销出去,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带着产品,多次前往蓬莱、烟台、济南等地,通过岛内在外能人等各种资源,先后与“荣荣水产”、“食库”等知名商家进行洽谈合作,提高了小钦岛海产品的在外知名度和销售量。2017年,小钦岛村级公司与长岛常丰石油合作成立了常丰海洋开发公司,共同经营小钦岛相关海域,2017年底村集体收入近500万元。
渤海深处有仙岛,小钦渔村党旗扬。如今的小钦岛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形成了党员带头干,群众拍手赞的良好局面,各项工作也赢得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荣获“市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等称号,在群众满意度测评中,更是连续三年位列前茅。小钦岛村党支部这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的实干精神,赢得了小钦岛老百姓的高度赞扬:“有村党支部替俺们着想,俺们放心!”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永霞在皇冠假日酒店会见美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商务参赞葛佳琳、美国乙烷公司董事长安德...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