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大熔炉练就了他金一般的人生品格;检察大舞台演绎着他无尽的横溢才华。他——赵金才,烟台市福山区人民检察院一位普通转业军人,一位普通的检察干警。喜逢建军节,走近赵金才,走进了他近20 年检察之路,领略了他像名字一样的人生真实写照:真金淬火,尽显才华。
学习是他演绎璀璨青春的源泉
转业到检察院工作的赵金才已经三十开外了,刚接触检察工作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志在广阔检察事业的天地间摔打自己的他,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不懂就学,再不懂就问!”他像一名刚入伍的新兵一样,如饥似渴地学习法律知识,将几乎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阅读书籍、收集案例、钻研业务,记下厚厚的学习笔记,很快就成长为一名拔尖人才,并且做出了不凡的成绩。
他先后被区委、区政府7次嘉奖,1次记三等功,2 次被授予“精神文明先进个人”,1 次“平安福山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市委政法委、市人社局授予他“全市政法系统优秀干警”,烟台市检察院授予他全市检察机关“优秀司法警察”荣誉称号,在全市检察机关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中被评为优秀个人和拔尖人才。
挑战是他诠释精彩人生的誓言
人生因挑战而精彩,“爱岗敬业,挑战自己”,赵金才把这八个字作为其不可动摇的人生方向标。不管做什么工作,他要求自己多经历一番历练,多长一种本领,真正把检察工作当作施展才华的舞台,成就事业的平台。赵金才十三年的反贪工作,让他有了敢于拼搏,勇于挑战的“本钱”,更有了诠释人生誓言的舞台。他先后与其他同志一起查办了多起具有影响的大案要案。
2007 年他和同事一起赴京办案,历时半年多的时间,查办了中纪委交办的首都国际机场贪污受贿窝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上亿元,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2008年他参与了市纪委与市检察院联合侦办的 603专案,工作中常常加班加点,不论是外出调查取证,还是追逃犯罪嫌疑人,他都冲在办案第一线,风里来雨里去,从不言苦,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责任是他不断超越自己的基石
责任成就灿烂人生。从一无所知到渐渐熟悉,从烦劳忙活到定位坚守,时刻绷紧政工责任这根弦,是赵金才的心路成长历程。
2013年,赵金才被调到政治处工作,主要负责组织人事、劳资、检务督察、司法体制改革等工作,还要协助其他同志做些党务、宣传、教育方面的工作,由于政治处人手少,工作点多面广,事务繁杂,时效性强,要求高,为了工作,他经常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超负荷工作,加班加点,牺牲双休日是家常便饭。工资改革,检察官、司法警察的职务套改,员额检察官的遴选,检察人员单独职务序列改革等工作,涉及的人员广、信息量大,工作难度大、任务艰巨,为保质保量完成好工作任务,他常常为了弄准一个时间,查阅大量历史材料,询问多个当事人,确保每一名干警的每一个信息准确、全面,遇有疑难问题及时与上级有关部门进行沟通,研究解决的办法。为按时上报各类材料,他带病坚持工作,多年来每天早晨他都是第一个到达单位工作的人,下午下班也是最后一个离开单位的人,但他从不叫苦叫累,工作任劳任怨。他的这种忘我工作精神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赞誉。
“这把年纪了不要太劳累。”、“和领导说说换个清闲岗位就好。”……赵金才的家人和同事出于对他的关心,纷纷劝解他申请清闲的岗位。但他拒绝了。“虽然老了,但是我还要用年轻时的热情去战斗!”他说起这句话,铿锵有力。
“我热爱现在这个职业,他给我带来了很强的自信心和荣誉感。检察工作让我工作起来很有劲、很快乐,是我施展才华的一方热土。”赵金才如是说。
赵金才13 年从戎和18 年从检,如今已是知天命的年纪,制服颜色换了,工作岗位换了,但他那份忠诚和担当却从未改变,因为真金淬火才是他彰显才华的根基。
张卫
新闻推荐
晨报讯(YMG记者滕新书通讯员王辉)7月28日凌晨1时许,烟台市公安局牟平分局巡警二中队的民警驾驶着警车当班巡夜时,在北关大街...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