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孝盛
在刚刚过去的“八一”节,我们一帮老转业兵在烟台相聚,痛快畅饮。我最高兴的是见到老连长范育乾和司号员宋培福,我仍然喊他们连长和司号员,他们则叫我井文书。部队这座大熔炉给我们每个人的教育和磨练,永远不会忘记。我更不会忘记我荣立三等功的往事。
1961年8月,我参军入伍,营部在福山岗嵛,连部在蓬莱山后李家。1963年10月,营领导决定调我到一连任文书兼军械员。1965年11月,我们连进行冬季迫击炮夜间射击训练。范育乾连长对我讲:“文书,今晚进行夜间迫击炮射击训练,危险性比较大,你带领司号员宋培福在山上负责发射照明弹,千万要注意安全。”小宋是入伍不久的新兵。我说:”连长,请放心,我们一定圆满完成任务。”
为做好夜间训练准备工作,白天我带领两个战士,在山半坡处垒了一个石墙。石墙就是晚上的射击目标。射击目标距离射击场约一千米,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晚上射击训练了。
发射照明弹是给迫击炮射手夜间照明用的。照明弹组合,是一个发射筒,一枚发射弹,一个擦火片。操作方法是一只手拿着发射弹,另一只手将擦火片磨擦发射弹的点火点,擦着以后迅速将发射弹投入发射筒。这时发射弹升空,上面带着一个小型伞,立即照亮大半个山坡。山下的迫击炮射手,在照明充足的情况下,立即向目标发射炮弹。这就是迫击炮夜间射击的步骤。
晚上七点钟,迫击炮排全体战士,架好迫击炮,做好一切射击前的准备工作,我与司号员宋培福也在山上做好发射照明弹的准备工作。随着范连长一声哨响,下达了射击命令。我和宋培福动作协调,配合默契,立即将照明弹发射升空,漆黑的夜晚,整个山坡照得如同白昼。山下的迫击炮手将一发发迫击炮弹精准地射向预定目标。一时间炮声隆隆,响成一片。
正当一切顺利进行时,意外的情况发生了。为了保证安全,我与宋培福发射照明弹的位置,与射击目标保持在几十米的距离。山下射击场,一个战士双手捧着迫击炮弹,由于天气寒冷,手冻得麻木,一不小心将迫击炮弹投入炮筒内,严重偏离射击目标,我与宋培福还在擦火时,炮弹在距离我俩几米处突然爆炸了。听到炮声,我大喊:“卧倒!”说时迟,那时快,我飞身扑向宋培福,把他压在身下。这时炮弹碎片和石块纷纷砸在我的身上,我感觉左腿痛得要命,顺手摸了一下,裤子破了,弹片在我左腿划了个大口子,鲜血把裤子染红了。司号员宋培福在我身下,安然无恙,他站了起来,看见我倒在地上,鲜血直流,激动地说:“文书,你舍命救了我,你看你都受伤了。”说着,宋培福掉下眼泪。这时范连长和战友都赶来了,把我送进医院。大夫在我的左腿缝了12针,伤愈后留下一块光荣的伤疤。
我伤愈归队后,范育乾连长在全连大会上宣读我荣立三等功的嘉奖令,亲自给我佩戴了大红花。战友们的掌声震天响。我当时感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危险面前,舍己救人,这都是应该做的。后来我回乡探亲,母亲对我讲,立功喜报捎回家,小小山村沸腾了,街坊邻居和乡村两级领导纷纷表示祝贺和慰问。母亲把立功喜报贴在俺家炕头上。母亲说看见这张奖状等于见到我。我为此感到非常自豪。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百惠)为更加深入扩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覆盖面,切实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芝罘区于8月7日再次举办了扫黑除...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