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0日是第27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我国“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健康心理,快乐人生”———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旨在通过多途径的宣传教育,让儿童青少年掌握精神卫生、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使家长、学校、社会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特点,全社会共同维护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昨天,记者从烟台毓璜顶医院心理康复门诊了解到,近年来,烟台市青少年因压力大、抑郁等心理问题前来就诊的患者逐年增多。该院心理康复门诊主任医师苏路侠向记者介绍说,青少年患者占心理康复门诊接诊量的三分之一,从接诊情况看,初高中生所占比例较大,这些患者大多是因为学习压力大,一时适应不了新的学习环境,导致心理发生变化。YMG记者李俊玲通讯员李成修李凌峰
初一女孩一上学就头疼肚子不舒服
今年刚上初一的雯雯自从上初中后,身体就出现各种不适反应。雯雯的妈妈徐女士告诉记者,雯雯是个性格文静内向的孩子,上小学时,雯雯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不知为什么,一上初中学习成绩就开始下滑,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孩子很郁闷,情绪也很沮丧,整天郁郁寡欢的。最近,只要一到早上上学时间,雯雯就说头疼、肚子不舒服,不愿意踏进校门。没办法,徐女士只好带着雯雯到医院做检查。可各种检查做下来发现雯雯的身体没毛病,挺健康的。这让雯雯的妈妈感到一头雾水。
后来,雯雯的妈妈在医生的建议下,带她到医院心理康复门诊咨询、就诊,原来,因为学习压力大,功课也由过去小学的三门课程一下子增加到七门,雯雯一时很难适应,特别是上初中后接连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心理落差大,心情焦虑,患上了轻度抑郁症。苏路侠主任表示,雯雯这种情况不是个例,很多初高中学生因为不堪忍受繁重的学习压力,导致失眠、烦躁、紧张、焦虑等抑郁情绪,尤其是初一学生和高中生,这种现象不少。
抑郁症呈现低龄化趋势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高发?怎样才能远离抑郁症呢?采访中苏路侠主任忧虑地表示,如今抑郁症呈现低龄化趋势,而低龄患者中,不少都是初高中生,这部分人群学习压力大,在学校有老师的严格要求,回家父母也施加压力,导致不少学生不堪重负,情绪始终处在焦虑紧张状态,得不到很好的心理疏导,时间长了,就会患上抑郁症。
初四男生小轩5岁时父母离婚,他一直跟着母亲生活。小轩性格内向,但学习一直很努力,成绩在班里中上游。可从初三下半学期开始,小轩的情绪开始发生了变化,经常感到紧张、焦虑、烦躁,压力大,每天学习到深夜疲惫得睁不开眼睛,一躺下却睡不着。特别是考试的前几天,几乎整晚不能入睡,上课注意力下降,也不爱说话。小轩的妈妈多次跟他沟通无果之后,赶紧带其到毓璜顶
医院心理康复门诊接受心理咨询。
经询诊,小轩终于说出了心里话。他说:“我每天过得都很紧张,生怕学不好对不起妈妈,觉得这些年妈妈起早贪黑一个人照顾自己很辛苦,如果考不好,心理负担会特别重,有时都感觉活着没意思,太累了,很焦虑。曾有过自残行为,只是没让妈妈知道。”对此,苏路侠主任表示,从接诊情况看,很多学生因为不堪忍受繁重的学习压力,导致失眠、烦躁、紧张、焦虑等抑郁情绪。建议老师和家长平时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有些学校为了高考分数实行高压政策,个别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此外,学生自己也要学会调整好心态,以平常心去面对每次考试,尽力就好,只要用心去努力就好。
抑郁症要早发现早治疗
苏路侠主任表示,其实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患者很多,但因各种原因真正能到医院就诊的最多也就十分之一。不少人都担心看心理门诊一旦被熟人发现不好解释,所以就选择不来就诊。
苏路侠主任强调说,抑郁症要早发现,早治疗。抑郁症的早期信号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困倦乏力或者愉快感降低甚至丧失、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甚至是没有任何原因的身体不舒服、感觉活着没意思,有自杀想法甚至自杀行为等。轻度抑郁情绪一般进行1—3个月的心理咨询,症状多数就可以缓解,必要时再配合药物治疗;一旦发展到中、重度必须进行药物治疗,并且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需要半年时间。
尽管抑郁症被形容为“精神上的感冒”,但与到医院看感冒相比,患者走进精神疾病相关科室就诊,显然需要很大的勇气。患者及其家属的“病耻感”,是阻碍患者治疗的一大“绊脚石”。
苏路侠主任说,尽管现在抑郁症患者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病耻感导致的晚就医,甚至不就医,使得就诊的患者往往发展成重度抑郁。苏主任说,要消除抑郁症患者的“病耻感”,鼓励患者主动就医,首先要全社会正视抑郁症,提高公众对此疾病的认知。
新闻推荐
山东省第24届运动会将于12日青岛开幕 烟台体育军团今日启程
本报讯(YMG记者郭超通讯员隋旭东张坤)10月9日下午,记者从烟台市参加山东省第24届运动会媒体通气会上获悉,山东省第...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