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宋晓娜)近日,芝罘区文化馆二楼小剧场,阵阵锣鼓伴随着悠扬的皮黄声传来,观众们正在津津有味地欣赏着台上的京剧表演。据悉,这是由芝罘区文化馆、芝罘区戏剧家协会、东山文化站主办、东山京剧旦角班承办的“迎新春古韵新声”京剧演唱会,正在上演传统折子戏《白蛇传》、《锁麟囊》。
东山京剧旦角班班长薛红梅介绍,东山京剧旦角班成立于2007年底,在芝罘区戏剧家协会主席、东山文化站长吕娟老师的教授和带领下,至今已走过11个年头。学员远至蓬莱、招远及烟台市区,最大年龄上有八十岁老人,下至几岁孩子。
薛红梅告诉记者,当年的老班长薛洪迎,学员华泽驯、薛淑芬都已七十多岁,对京剧可谓是零基础,但他们酷爱京剧,风雨不误参加每周一课,以身作则,义务奉献,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京剧,积极参加街道和社区举办的各种公益活动。
吕娟老师工作非常繁忙,但背课教课丝毫不马虎,上课时一字一句,每个音符,每个气口都详细讲解,直到学员弄懂为止。在她的精心辅导下,有的孩子考入了中国戏曲学院最高学府,中老年学员中,有的获得了全国、省、市京剧大赛金银铜奖,成为各社区的骨干力量。老班长薛洪迎利用自己的专长创作了许多文艺作品,其中,京剧剧本《刘墉辞宴》刊登在《芝罘文艺》,快板书《反四风》已被班里排练成节目多次在社区上演。
华体传人华泽驯老先生和他老伴也是班里的一大亮点,班上学,家里练,可以说,旦角班圆了他一生喜爱学习京剧的梦想。
去年,班长薛红梅和年轻学员张梦芸一起荣获了烟台市首届京剧票友大赛银奖。
说到如今学员们取得的成绩,薛红梅由衷地认为,这离不开吕娟老师的父母———原烟台京剧院的吕泽先、陈秀萍两位老师的无私教诲。多年来,只要学员求教,他们不论酷暑严寒,不讲报酬,倾囊相授。近十年来,他们指导并演出了《锁麟囊》《风还巢》《白蛇传》等三十多出戏。两位老人对京剧艺术的一片守望之情和传承,让所有京剧爱好者为之敬佩。
新闻推荐
芝罘卫监严查供水各环节 5家二次供水单位发现问题,责令限期整改
本报讯(YMG记者云全通讯员闫磊、姜鑫摄影报道)水是生命之源,一旦出现卫生问题将严重影响人的健康。春节临近,市民饮用...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