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记者安益通讯员尹上辛任飞摄影报道
12岁失去母亲,17岁又失去了父亲,她彻底成了孤儿。当初年幼的妹妹被送到烟台SOS儿童村,而她则在牟平区武宁敬老院中长大,这就是今年34岁的孙晓庆的身世。但这个农村出身的苦命女孩没有被命运击败,而是咬紧牙关,以满腔对生活的热爱,在敬老院里当了一名最年轻的护工,用自己的光和热回报着社会……
成为孤儿,她被送到敬老院
孙晓庆出生在武宁街道陡崖子村一户普通的农民家里,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而她12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了。从此父亲又当爹又当妈,拉扯着她和年幼的妹妹,努力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她17岁那年,父亲也去世了,当时她的妹妹只有8岁。
不久后,孙晓庆的妹妹就被送到烟台SOS儿童村,而她被送到了武宁敬老院。虽然年纪小,但是扫地这样的清洁工作还是能干的。当她20岁以后,除了打扫卫生,还主动开始学着照顾老人,干起了护工的活。
照顾老人,用孝心唤醒“植物人”
由于照顾老人贴心周到,武宁敬老院的老人们都把孙晓庆当成亲闺女看待。有一年冬天,一位老人被送到敬老院。原来老人因生炉子导致煤气中毒,经医院全力抢救,也不能苏醒过来,被判定为“植物人”,敬老院安排孙晓庆来照顾老人。孙晓庆说,当时老人没有什么意识,是插着尿管到敬老院的,不仅大小便失禁,而且吃饭要靠人喂流食。她接管这位老人之后,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老人身上。她除了每天定时为老人擦身、翻身、按摩之外,还有一个特殊项目,就是趴在老人耳边说话,与老人聊天。两个月之后的一天,一直是“植物人”的老人竟奇迹般地自己坐了起来,并且自己吃饭。
老人的两个女儿得知消息,赶来后当场拿出钱给孙晓庆以表感谢。但不善言辞的孙晓庆却很平淡地说:“我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我吃敬老院的饭长大,这里的老人都是我的父母,孝敬他们是我应该做的!”
抚育弃婴,当孩子的爱心妈妈
有一年春天,一个男弃婴被送到敬老院。这个男孩患有先天性脑瘫,当时,孙晓庆并未结婚,也没有育儿经验。起初,孙晓庆抱着孩子感到很别扭,怎么变换姿势也不顺手,后来她请人做了一个大背篼,把孩子背在身上。这样既不耽误干活,孩子还不哭不闹。孩子在她的悉心照料下,一天天长大。为了开发孩子的智力,她特意到新华书店买来了看图识字的大幅挂图,贴在孩子的床前,一有空闲她就教孩子咿呀学语。
后来,又一个刚刚出生5天的女婴被送到了敬老院。孙晓庆主动要求院长把女婴交给自己,她说两个孩子放在一起照顾起来方便些。为了给两个孩子增加营养,她总是花自己的钱给孩子买营养品,自己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两年后,两个孩子先后被送走,办手续时,她哭成了泪人。
2011年,孙晓庆结婚了。如今她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和家庭。虽然条件一般,但是她非常满足。“我没有父母,但敬老院里的老人都是我的父母,我要尽心尽力,坚持下去,把他们照顾好,让老人们安度晚年!”孙晓庆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李京兰)昨日,牟平教育和体育局发布消息,2019年牟平区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60名中小学教师、7名公办幼儿教师,应...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