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刘晓阳安益通讯员肖美荣摄影报道)“请问你为什么要捐献遗体?”“我是想感谢党和政府对我多年的关怀,无以为报,我将来要捐献遗体器官回报社会……”4月16日下午,在牟平区王格庄镇金城村村委会办公室内,当牟平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向67岁的倪书亭老人询问时,老人这样回答道。倪书亭是村里的贫困户,属于扶贫帮扶对象之一。贫困户签订协议志愿捐献遗体器官角膜,在王格庄镇是首例。
捐遗体器官并非临时起意
倪书亭出生于1952年,至今未婚,独身一人过着清贫的生活。当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问及他捐献遗体是否属于自愿,家里亲属是否都同意的时候,倪书亭回答得十分干脆:“我是自愿的,家里亲属都知道,也都同意!”随后,倪书亭毫不犹豫地拿起笔,在遗体(角膜)捐献申请表上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的哥哥倪书刚也做了签字见证。“这是我生前最大的一个心愿,如今终于了结了……”倪书亭说。
老人说,自己孤身一人,若百年之后,还要其他亲属给自己祭拜,总觉得是给别人添麻烦。如果能将遗体捐献作为医学研究使用,角膜能让他人重见光明,自己就觉得这一辈子没有白活,能为社会奉献自己最后一丝光和热。
据其哥哥倪书刚说,起初,他得知弟弟要捐献遗体的想法时,先是震惊,但是经过反复思考,他还是决定支持弟弟的选择。
捐献遗体并非倪书亭老人临时起意,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说,自己享受低保待遇已经七八年了,但他时刻没有忘记党和政府的关怀,可又觉得自己能力有限,不知道能做点儿什么作为回报。以前听别人说可以捐献遗体,但是他不知道该如何办理手续,所以就一直到处打听。在今年的“春风行动”入户走访过程中,王格庄镇扶贫办主任王爱美得知了老人的心愿,就马上汇报给领导,并抓紧联系,最终向牟平区红十字会讲明了相关情况,帮老人达成了心愿。
平时就为人正直善良
据了解,倪书亭老人平时为人正直善良,忠厚老实。因家里条件不好,他根本舍不得吃穿,平时能省则省。
就是这样一位节俭的老人,在去年把自己所得的300元“孝德基金”全部捐给了山东电视台一个慈善栏目组。倪书亭说,他当时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孩子得了白血病,一家人因无钱医治而痛不欲生。那种悲惨的场面触动了他的内心深处,于是他便萌生了捐款的念头。他按照电视屏幕上的电话打了过去,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当栏目组工作人员赶到老人家时,看到他的境况也深深为之感动。“虽然我也没什么钱,但是捐了这300块钱,我也不会饿死,能帮别人一把就当是尽一份心意吧……”倪书亭说道。
金城村党支部书记毕元德说,倪书亭是村里第一位做出这种高尚举动的老人,这是金城村文明村风的良好体现,更是贫困户不忘党恩,反哺社会的典型代表。
新闻推荐
高效率低成本推进页岩气开发 杰瑞发布全球首个电驱压裂成套装备及页岩气开发解决方案
本报讯(YMG记者孙长波)4月20日,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瑞”)在万达文华酒店举办了“无限电驱无限...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