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记者赖皓阳摄影报道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烟台开启了百日“同城共读”活动。根据“烟台市2018年居民阅读综合指数”显示,去年烟台市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为80.9%,较2017年的76.1%提高了4.8个百分点,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92本,有42.8%的居民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调查发现,烟台市成年居民对阅读活动的诉求较高,74.4%的成年居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虽然眼下市民选择电子阅读仍占有较高的比例,但“放下手机拿起书”的传统阅读方式正在悄然回归。在“同城共读”仪式启动现场,读书代表们共同宣读了“全民阅读倡议书”,号召市民走进图书馆,与书籍相伴,令书香致远。而最近刷爆烟台市民朋友圈的新闻“市图书馆建新馆征求社会意见”,许多市民也认为建新馆首先要交通便捷,停车方便。除了各类图书馆,读书,还能去哪儿?记者为您探索港城的“阅读世界”。
实体书店:从传统到“网红”的转型升级体验
随着80后、90后甚至00后的人群日益壮大,对于读书乃至精神世界的追求,已经从单一的阅读变成了全方位的休闲体验。作为传统实体书店的“大哥”,烟台市新华书店在“烟台最美地标”的标签下,也在不断寻求转型升级,一定程度上也向“网红”靠近,相继开设“优阅书房”、引进咖啡甜点、文具等多元经营,满足读者寻求文化价值、交流文化体验的精神诉求、转变书店的传统角色,构建集销售、阅读、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文化体验阅读空间,打造城市文化地标。
烟台市新华书店负责人许永才介绍,在他们的努力下,王蒙、冯克力、张炜、周国平、张晓风、张嘉佳等众多新老名家先后来到烟台,与读者见面,分享阅读的快乐。通过与烟台市作家协会、驻烟高校及中小学、各大出版社的多方合作,面向社会单位及广大阅读爱好者,举办富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交流活动,推广优质阅读概念,邀请名家和专业人士为读者推荐最权威、最优质的图书。同时,他们还积极与驻烟高校合作,在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开办“最美校园书店”,真正把好书送到需要的爱书人身边。今年世界读书日期间,他们早早开启2019“春之声·阅读季”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助推读书热潮。“以前我在商场健完身都是坐在沙发上玩手机,现在我都是到旁边书店看会儿书才回家。”“以前逛商场逛累了也是找家奶茶店坐着刷手机,现在我都到书店喝奶茶了,顺便看看书。”在记者的采访中,许多市民表示,自己的读书意愿都是在无意中被开启的,这也得益于近些年来港城遍地开花的“网红”书店。
猫的天空之城、源空间、理想书店、西西弗书店……全国著名的“网红”书店陆续降临港城,这些“网红”书店一般坐落于商场或者市中心繁华地段,有着绝佳的地理位置,极具创意的设计空间和优质舒适的阅读环境吸引了大批年轻顾客,一本书、一块甜品、一杯咖啡的惬意生活,每天都在这里上演。
社区图书馆:让居民每天来看书成为日常
“我们社区有自己的图书馆啦,我想看书再也不用坐车去市图书馆了。”4月19日,大海阳社区的“理想书房”正式启动,这是烟台第一个落户于城市社区的公共阅读空间,这让家住大海阳南街的王华老人很兴奋,老人一直喜欢看历史书籍,空闲时就坐车去市图书馆看书,最近听到图书馆要搬到莱山他有些伤心,再过去就不方便了。这下家门口的“图书馆”营业了,他溜达10分钟就能过去看书。“这样我可以天天去看书了,孩子们说手机上也能看,但是我觉得拿着一本书看才叫看书嘛。”王华老人说。
大海阳的社区图书馆由专业的图书管理团队负责运营,藏书6000多本,涉及党建、文史、青少年读物等品类。“让每天去趟社区理想书房成为老百姓的日常,所有的户外作业人员、环卫工人、交警等也将与大海阳社区群众一起共享此精神食粮。”大海阳社区负责人介绍,社区理想书房秉承“为城市为百姓”的服务理念,将每年为大海阳社区居民免费提供十余次文化沙龙、知名作家签售、亲子阅读、烘焙、周末放映等系列服务,形成了集艺术展览、阅读体验、文创衍生、餐饮休闲为一体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
而在向阳街道的所城社区,也有一座“社区图书馆”,是由近三百年历史的张家祠堂后院改建而成,具有浓厚的历史氛围,其中有大量烟台及胶东半岛历史和地方文化的专题藏书,虽然目前所城里正在改造,但图书馆依旧对外开放,不仅为周边居民提供阅读方便,而且也成为“烟台人古城游”线路中的经典一站。
城市书房:让都市人享受阅读美好生活
上周六,山东工商学院大一学生王维一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万科翡翠湾城市书房,作为读书志愿者参加“同城共读”启动仪式。书房优雅舒适的阅读环境一下吸引了这位年轻女孩,她告诉记者,自己很喜欢这种读书环境,希望能在大学周边也建几个这种“城市书房”。“现在很多大学生并不是想象中只喜欢玩手机,还是喜欢泡图书馆看书,如果学校周边能有这样一个书房,相信肯定会吸引很多年轻人。”王维一说。
城市书房里的藏书肯定不如大学图书馆,但为何能让一位大学生青睐有加?因为这里有着比学校图书馆更惬意的读书氛围,在这里读书是一种享受。“我们馆区复刻哈佛怀德纳图书馆而建,风格极具特色,设有品茗茶室、绘本教室、童玩教室与自由阅读区,藏书近30000册,设置150席座位,成人阅读区与儿童阅读区互不干扰。”书房负责人王田田告诉记者,馆内配套设施齐全,可以现场自助办理图书借阅,与莱山区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城市书房作为一个复合型的文化场所、不仅为广大市民提供图书借阅与销售,还为市民提供咖啡饮品、文创商品等附加内容。“我们这的咖啡机是意大利原装进口,为前来读书的市民纯手工打造一杯品质咖啡,让阅读变成一种享受。”王田田说。
去年,烟台市正式提出“推进全民阅读,建设城市书房”的目标任务,把“城市书房”打造成暖心惠民的文化新景观,目前,全市共建成20处城市书房。“城市书房的设立有效促进阅读服务向基层拓展,扩大阅读半径,让市民零距离享受到阅读服务。”市文化和旅游局印刷发行科科长王平云告诉记者,城市书房致力于打造温馨舒适且高颜值的阅读环境,每天到书房看书学习的市民络绎不绝,节假日期间更是爆满。截至目前,全市通过城市书房办理借阅卡达10万余人,借还图书30万册次,进入书房50万人次,举办公益读书会600余次。
“另类”图书馆:“流动图书服务车”“农村书屋”来到身边
除了家门口的社区图书馆,24小时“不打烊”的城市书房、高颜值的“网红”书店,在那些偏僻的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还有“流动图书服务车”和“农村书屋”,为港城市民提供全方位的阅读服务。
每月10日和25日,“流动图书服务车”都会准时开进世秀小区,4年多来风雨无阻。服务车是2015年5月份启用的,为的是有效缓解距离图书馆较远的读者“看书难”问题,设立的固定服务网点有世秀社区、芝罘岛大疃社区、幸福永和广场。流动图书服务车启用至今,累计开展图书流动服务281次,借还、续借图书174129册次。由于中青年读者越来越多,流动图书服务车与时俱进,从今年3月份起,增加了保健、美食、美容、专业技术类的期刊,满足年轻读者的需求。
而在农村地区,每一个行政村都建设了独立的“农村书房”,共有4382所。这些“农村书房”均有20平方米的专用屋、阅读场所,配有6个书橱、有桌椅等设施、有专职或兼职管理员和图书管理制度,有效地解决农民群众读书难、看报难问题。
记者从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今年将加快推进烟台图书馆新馆建设,年内新增城市书房15个。以校园、家庭、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为阅读推广阵地,为残疾人、老年人、外来务工等特殊群体提供必要的阅读辅助设施。积极筹划和建立全民阅读在线服务,推进公共图书数字资源、阅读信息服务资源、公共阅读服务平台等共享网络建设。
新闻推荐
据悉,区城管系统未雨绸缪,早打算,早动手,赶在夏季雨季到来之前,将辖区雨污水井,全部清理一遍。防止污水井下水道堵塞,确保雨季排...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