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记者安益摄影报道5月7日上午,2019烟台院士峰会暨数字地球与空天信息应用发展论坛在烟台开幕。本次会议,聚焦空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赋能,充分利用烟台市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打造军民融合产业深度融合的全国性、高规格的专业技术交流和产业发展的综合性平台,打造“深蓝经济”新动能。中国工程院院士、数字地球与空天信息应用领域相关专家、企业代表、驻烟高校科研院所、市区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共计1100余人参会。
签署六大战略合作协议
烟台历来重视与院士、专家等高层次人才的合作,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在此次论坛上,与会院士专家围绕数字地球与空天信息、空天信息军民融合等领域进行专题演讲,聚焦空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赋能,充分利用烟台市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打造军民融合产业深度融合的全国性、高规格的专业技术交流和产业发展的综合性平台,助推烟台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发展。“之所以来烟台开本次会议,是基于天际资源如何在胶东半岛落地,为山东的新旧动能转换提供科技助力的作用。我们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实际上不仅仅是用于国防建设,对于目前社会治理、公共安全、社会事务的管理、企业的发展都是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下一步,我们还将瞄准海洋的监控,走向深蓝,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资源倾斜。”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秦继荣说。
秦继荣表示,昨日会议现场签了几个合作协议,也是为了促进天际资源跟地方经济的发展,对下步人才培养、无人驾驶技术等无人系统的创新和发展上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会上,烟台高新区分别与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分别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五一三所、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与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山东数据与应用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与烟台北方星空自控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军民融合技术创新
烟台作为山东首批军民融合示范市,军民融合产业起步早、基础厚、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依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3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207研究所等军工企业,建成了中关村联创军民融合装备产业联盟(烟台)产业园、航空航天科技园等一批军民技术转化平台,聚集了东方蓝天钛金紧固件综合研发生产基地、中国航天环境可靠性试验与检测中心烟台实验室等一批军转民、民参军项目,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初见成效。“此次论坛,众多院士、行业专家和企业家朋友们齐聚烟台,共同研讨国家空天数据经济、智慧海洋、高分遥感、空天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必将推动各方人才与烟台在资源共享、协作交流、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会上,烟台市相关领导介绍。下一步,烟台市将继续深化军地合作,推动产学研合作、人才交流与培养合作,努力搭建军地信息交流和军民技术转化的新桥梁,促进军民融合技术创新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实现城市治理数字化
数字城市是一个整体又环环相套的系统,涉及到生态环保、生产服务、民生健康以及消费等多方面的内容。不久前,《数字山东发展规划(2018-2022年)》出台。作为数字山东建设的“三核”之一,烟台将在前沿新兴产业、关键基础产业、社会治理、国际数字合作等诸多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智能制造先进技术示范中心。
根据《规划》,在人工智能方面,山东省实施“1+2+5+N”驱动计划,打造1个产业联盟,构建专家智库与产业基金2个支撑,形成济南、青岛、烟台、潍坊、威海5个聚集区。加快计算机视觉等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推动人工智能与各领域深度融合。在虚拟现实领域,以烟台虚拟现实产业基地为服务应用中心,构建涵盖终端研发、内容制作分发、行业应用和相关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在巩固关键基础产业上,支持烟台等市集成电路用金丝、硅铝丝、封装载带等配套产业发展。
构建城市“智慧云脑”,加快推进城市“智慧云脑”技术研发和建设实施,提供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和调控方案,支撑城市自我调节、智慧运行。到2022年,济南、青岛、烟台等市“智慧云脑”运行体系基本完善,各市基本建成市级数据大厅,实现城市治理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慧化。“众多院士、行业专家和企业家朋友们齐聚烟台,共同研讨国家空天数据经济、智慧海洋、高分遥感、空天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数字烟台’的建设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政府治理、实体经济、惠民服务等深度融合。”高新区工委委员于红绫表示。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得山宪营YMG记者侯召溪)近日,芝罘区纪委监委在“芝罘清风”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损害营商环境问题信访...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