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宋晓娜通讯员秀圆晓青王琳)今年以来,芝罘区总工会创新服务模式,延长服务手臂,打造“可移动式”法律维权服务品牌。设立职工法律服务站,培树服务新坐标;成立职工公益服务队,扩大维权服务受益面;建设智慧工会,实现线上服务“零距离”。
到农民工中间提供维权服务
随着市区基础设施和棚户改造项目全面开工,劳务用工市场也随之热闹起来,同样忙碌起来的,还有芝罘区总工会“情系职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法律服务队。近日,他们来到农民工中间,为他们提供“可移动式”职工维权服务。
活动现场,服务队员们结合广大职工在劳务过程中发生的真实案例,结合生活实际,向职工群众现场宣传劳动维权法律法规,引导农民工依法有序表达利益诉求。服务队员们将生涩难懂的法律条文以生活化的语言讲述出来,让职工们听得进、听得懂。
来自菏泽的张大哥认真听完讲解,提出他在老家有一笔劳务欠款没有要回来,能否帮他写个起诉状。服务队员根据他的陈述,现场为他起草了起诉状。张大哥高兴地说:“你们来得太及时了,帮了我一个大忙!”木工王大哥也把困扰自己的装修款问题跟服务队员诉说了一番。原来,他有一笔拖欠的装修费没有要回来,没有欠条,只有一个微信语音的记录,难坏了王大哥。服务队员耐心解答,微信语音作为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录音资料,适用电子数据的规定。这方面的证据要做到:保存原始记录,语音中记载的内容要清晰、准确,语音中就所谈论的问题要有双方的明确表态等。同时由于微信语音存在易改变、难识别等问题,一般情况下不能作为单独定案的依据。因此,用微信语音做证据时,还应尽量提供其他证据佐证。
服务队员现场还解答了职工群众提出的邻里纠纷、劳动报酬、婚姻家庭、子女抚养等咨询问题20余个,发放《法律援助条例》、《农民工维权须知》、《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材料300余份。
职工法律服务站开展活动12场
农民工身边的法律宣讲活动只是芝罘区总工会维权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芝罘区总工会创新服务模式,延长服务手臂,打造“可移动式”法律维权服务品牌。设立职工法律服务站,培树服务新坐标;成立职工公益服务队,扩大维权服务受益面;建设智慧工会,实现线上服务“零距离”。目前工会职工法律服务站已开展服务活动12场,经过连续一个周的努力,于今年3月28日顺利为来自河南范县、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黑龙江肇东等二十余名农民工协调发放农民工工资34.09万元。
据悉,按照上级工会关于各级工会职工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新要求,芝罘区总工会丰富区职工服务中心功能,挂牌设立职工法律服务站,为职工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现场服务,回应职工诉求,增强工会维权的实效性,实现工会职工服务中心维权职能新突破;加强工会维权专业化队伍建设,依托“杨希勇劳模创新工作室”全天候为职工提供免费法律援助服务,提高广大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劳动关系与社会和谐稳定。
组建服务队提供法律服务
本着哪里有职工,工会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的原则,芝罘区总工会按照“工会干部+职工维权律师+高校师生”的组队形式,从法学院、律师协会、职工维权律师团、社工组织、民间团体、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中选拔了法律、政治教育、安全生产、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专业的律师、教师、学生和志愿者,共同组建了“情系职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服务队,深入“三重”现场、街道园区、社区、企业班组、工地等,开展互助式宣讲,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讲解法律知识、宣传道德规范,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跟踪服务。据悉,“情系职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服务队全年将开展活动60余场次。
按照市总工会统一部署,芝罘区总工会将做好手机APP实名认证工作,构建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工会网上工作体系;实现法律服务、普惠服务一网通,让职工在网上能找到工会,参加活动,实现与工会组织的互动,建设好智慧工会。
下一步,芝罘区总工会将继续坚持“职工需要什么,工会就做什么”的服务理念,努力提高服务职工的水平,扎实开展“情系职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主题活动,以法治意识、法律知识普及为重点,将芝罘区职工法律服务站的职工法律援助和深入基层实地服务职工的一线服务相结合,积极“走出去”,将职工维权服务送到职工身边,唱响和谐主旋律。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徐睿通讯员吕建忠)为加强对海上渔业生产期间的管理,引导渔民党员增强责任感,提升党性修养和安全生产意...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