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董卿从春龙杨秀萍
通讯员马双军王聪报道
本报烟台8月31日讯今天,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挂牌仪式暨动员大会举行。一边是贸易总部、金融机构、科创平台纷纷进驻,一边是一批高质量项目集中开工建设,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好戏连台。
“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的设立,对我们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将在烟台投资5亿元,与山东智本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合作,经营五星级酒店,计划2020年10月底前试营业。”韩国乐天酒店驻烟台总经理姜容中告诉记者。
紧扣烟台片区产业发展功能定位,投资总额110亿元,涵盖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的12个高质量项目当天集中开工。其中,生物医药类项目最为抢眼。“荣昌生物新药产业化项目投资50亿元,主要从事RC18、RC28、RC48等一系列国家生物一类新药的生产、销售及其产业化,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利税25亿元。”烟台荣昌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威东说。
就在此前一天,即8月30日,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在北京举行政策推介会,面向全球推介亮点特色与重点载体,推出一揽子先行先试的政策与行动计划。
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全部位于烟台开发区域内。烟台开发区集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带一路”海上重要节点城市、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区、中韩(烟台)产业园和自贸试验区五个国家战略于一身,融智能制造聚集区、中日韩合作先行区、海洋经济示范区三大特色亮点为一体,全区有近3000家工业企业,世界500强项目80多个,发展潜力巨大。在商务部发布的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烟台开发区排名第七位。
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实施范围29.99平方公里,其中包括中韩(烟台)产业园、烟台保税港区西区两个国家级园区,战略定位为立足区位和产业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高水平对外开放、经略海洋、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机制流程再造,努力建设成为“智能制造的聚集区、中日韩合作的先行区、海洋经济的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验区、现代服务业的样板区”。
区别于其他片区,烟台片区叠加了中韩产业园,这在全国自贸试验区中是惟一一例。烟台片区将高标准建设中韩(烟台)产业园,规划建设中日特色产业园区,推动建立中日韩跨国产业联盟,加强中日韩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探索中日韩互惠型贸易便利化,力争在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新路径、新模式方面示范带动。同时聚焦产业优势,推进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产业智能升级,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集聚区;聚焦资源优势,打造全国海洋经济建设“烟台样板”。
下一步,烟台开发区将加快“硬”环境提升、“软”流程再造,集中打造“七大中心”、统筹推进“八大行动”,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改革创新实践和探索。据介绍,烟台片区围绕推动产业升级、引领创新驱动、打造一流环境,发布了《承接自贸区建设促进营商环境升级行动计划》《1+4M工作机制培育先进制造业十大卓越产业集群行动计划》等“八大行动计划”,举全市之力打造先进制造产业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商事服务中心、国际科创合作中心、国际会展文旅中心、海洋经济创新中心等“七大中心”。
“通过三年至五年的改革试验,基本建立与国际最高标准和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形成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建成贸易投资便利、金融服务完善、监管安全高效、高端产业集聚、创新要素活跃、辐射带动突出的自贸试验区。”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表示。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孙长波)昨日上午,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仪式上,落户烟台片区的高端装备制造、海产品贸易、供应链建...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