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姜晓 通讯员 王群 刘琳 摄影报道)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为实现乡村振兴,壮大产业发展,2018年,回里镇西回里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福山区安平果蔬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36亩,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开展规模化种植。自合作社成立以来,西回里村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导作用,巧用“三个锦囊”,引导党员、群众参加到合作社中去,建立村集体与农民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就业带动、保底收入等形式,让农民共享集体经济发展红利。
锦囊1:“择善而从”明思路
在2018年初,村里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励志在村集体经济增长方面有所突破。借着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推进的契机,经过数次的外出考察、学习、商议、论证,决定因地制宜,采用不同思路,发展不同模式的特色规模化种植。一是引进“专业第三方”指导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生产。与绿港果蔬专业合作社合作,建设村内50亩果蔬种植无土栽培项目,降低合作社管理风险,让群众有稳定的分红收益;二是采用“大户分包”模式让村民共享红利。村集体对186亩合同到期的承包山坡地进行复垦,建设核桃种植园和大樱桃种植园,并划分成片,由村内种植大户承包经营,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热情。
锦囊2:“稳扎稳打”抓落实
思路明确后,西回里村党支部立刻行动,立足优势抓特色,依托基地扩规模,抓好项目实施落地,成功打响了西回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品牌。目前合作社建设无土栽培大棚5个,以西红柿种植为主,两年可收获五茬,根据市场盈利度和顾客喜好,无土栽培项目基地不断创新发展优质品种,新种水果黄瓜苗上市便销售一空。与此同时,核桃园和樱桃园的发展也蒸蒸日上,合作社建成116亩核桃种植园1处和70亩大樱桃种植园1处,按照10-30亩不等划分成片,由村内种植大户按照每亩500-800元不等承包经营。通过灵活有效的发展模式,让合作社获取了收益,老百姓得到了分红。
锦囊3:“因势利导”提收益
为进一步扩大知名度,提高收益,在联系“线下”市场打通销路的同时,西回里村党支部书记联合村“两委”成员为合作社产品代言,利用线上平台,推动合作社产品进一步与市场接轨,让合作社逐渐成为西回里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顶梁柱”。为使合作社发挥更大效用,合作社还吸收当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群众到种植基地务工,增加收入,并在生产操作中掌握种植技术,从而激发群众种植热情。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土地闲置问题,而且有力地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未来,西回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会更加规范,产值也会进一步提高。带动群众致富、集体增收,我们很有信心!”西回里村党支部书记邓敏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姜晓通讯员刘超)区退役军人局以党建为抓手,全面深化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奇泉社区党组织报到工作,有...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