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山是烟台鸣野美术学校校长,也是一名职业画家。1998年从黑龙江孤闯烟台寻艺创业,被这里纯朴的民风、宜人的气候,还有那宽阔无际的大海深深地吸引住了,“从那一刻起就认定烟台是我人生的第二故乡,奋力创业、回馈社会,努力促进社会团结。”他说。
陈玉山1998年7月创办鸣野美术学校,期间,党委政府和烟台的汉族朋友们在办公场地、招生宣传、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给予了很大的关怀和帮助,“特别是在我创业初期最困难的时候,帮我贷款8万元渡过难关,现在说8万元不算多,但当时对我来说真是雪中送炭。”陈玉山说。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陈玉山积极努力回报社会。
为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陈玉山利用自己的美术专业特长,创建了“梨粹坊”艺术工作室。以烟台“百年京剧之乡”为文化依托,创作了以原生态纯黄泥为材料的“京剧泥塑脸谱”艺术品、随手礼、美术工艺品,逐渐将其打造为具有代表性的烟台旅游纪念品。同时,依托属地街道、社区提供的场所、资源,鸣野美术学校常年开设“少数民族讲堂”,举办各种艺术讲座及绘画、书法实验课、画展等活动,解读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等知识内容,引导辖区居民自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为民族团结进步打下坚实基础。
陈玉山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少数民族群众代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扶危济困、帮弱扶残——
2012年,他与市慈善总会举办“陈玉山艺术作品展”,将美术(国画)作品义卖所得12.6万元钱全部捐献给贫困家庭供其子女上学,还每年资助4名贫困大学生学费,在生活和学业上给予帮助。
2013年,成立“陈玉山慈善公益基金”,多次为务工子女学校捐款捐物,为新桥小学出资建立图书屋,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读书环境;
2014年,出资为残联学校购买电子琴,并与学校师生一起座谈联欢;
2019年,参加芝罘区助残日活动时,为残疾学生送去了非洲鼓,顺利促成他们参加演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以推动经济发展为主线,吸收更多的少数民族人士加入我们的致富发展队伍,继续怀着感恩之心加倍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争取创作出更加独特、新颖的文旅品牌作品。”他说。
YMG全媒体记者 杨春娜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芝罘融媒记者禛祎通讯员杨宇)近日,芝罘社会福利院联合黄务医院查体中心为福利院老人进行查体,旨在提供便捷医疗服务的...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