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芝罘融媒记者 禛祎 通讯员 沙靓 莲第 雅琪 摄影报道)近日,向阳街道探索社区党员管理工作,针对辖区困难党员、老党员、在职党员、个体工商户党员等多个群体,分门别类进行管理,不断提升党员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挖根源、祛病灶”勾勒困难党员管理新路径
向阳街道华茂社区地处城中老旧小区,辖区内以老年人生活居多,共有年老体弱党员45名、生活困难党员11名,占自管党员比例较大,社区根据党员的困难程度和帮扶需求,分类别、分层次落实各类帮扶措施,对因失业致困的党员开设技能课堂,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能、法律法规等课题培训,切实增强困难党员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开展“最新党情进网格”活动,通过采取送学上门的方式,让年老体弱党员在家门口、楼院内就能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联合“双报到”单位在节日期间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建立社区关爱党员长效机制,把关爱送到党员身边。
针对困难党员实际,建立弱困党员信息台帐,及时掌握弱困党员现状,社区干部对困难党员进行“一对一”包联管理,每月至少联系一次,做到“四个必到”,即困难党员家中发生突发事件时必到、党员产生思想问题时必到、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时必到、在重大节日时必到。积极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六个一”抓好党员分类管理
所城里社区针对党员老龄化严重、活动参与度降低、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对现有的96名党员实施分类管理,实施“六个一”管理模式,即年老体弱党员“一人一帐”人账对应、离退休党员“一人一岗”人岗相适、社区工作者在职党员“一人一责”人责共抓,提高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针对年老体弱的党员,社区党总支通过上门走访、电话告知等方式,定期、及时把组织生活相关动态传达给年老体弱党员,并准确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建立党员信息台帐,做到“一人一帐”。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年老体弱党员“送学上门”等,积极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针对离退休党员,社区党总支坚持从政治上鼓励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充分发挥离退休党员经验丰富、组织观念较强、热心公益事业的特点,为其提供参与社区活动的空间和舞台,做到“一人一岗”人岗相适,让离退休党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引导他们继续发挥余温余热。
针对社区工作者中的在职党员,强化组织纪律、规范制度管理,履行好工作职责,结合社区工作者各自专长,充分发挥在政策宣传、便民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当好社区“代言人”,做到“一人一责”人责共抓。
“三步走”做好个体工商户党员管理工作
建昌街社区有大型商业综合体——万达商圈,涵盖个体工商户1000余家,个体工商户党员13人,随着个体工商户党员不断增多,存在党员跨区域流动、分散性强、稳定性差等问题,建昌街社区党委积极探索破旧立新,通过强化党建引领、精准分类施策、整合资源引导党员自治“三步走”措施,做好个体工商户党员管理。
社区结合个体工商户党员特点,成立个体工商户党支部——建昌街社区助力党支部,选配区委组织部考选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担任助力党支部书记,开展丰富多彩的支部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商户等荣誉称号,引导党员“亮身份”,助力社区党组织建设和社区为民服务工作。
对辖区内尤其是万达商圈内的个体工商户再次开展“地毯式”摸排,扩大信息摸排覆盖面,涵盖工作、生活、组织学习等各个方面,针对从事不同行业的个体工商户党员开展活动,以便于将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也为今后在个体工商户党员中开展有针对性工作和提供精准服务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社区联合万达商圈综合党委开展创党员诚信岗、党员示范岗和党员先锋岗“三级联创”考评认定工作,充分发挥个体工商户党员有资源、有特长的优势,引导个体工商户党员“认真履责、共建社区”,组织党员商户积极认领便民服务、志愿服务等项目,更好地开展党建工作,促进党员商户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激发个体工商户党员干事服务热情。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孙长波通讯员李子茵)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更珍视心中所爱。中秋临近,为重要的人准备一份心意满...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