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公共场所安装“救命神器”了!近日,烟台市20个公共场所配备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已经正式启用。这些救命神器都具体安装在哪里?如何使用?本期大小新闻直播间,就为你科普烟台新上线的“救命神器”。
我们经常在一些有关猝死的新闻报道中,看到“AED”这三个英文字母,到底什么是AED呢?AED即自动体外除颤器,是“黄金4分钟”内最有效制止猝死的办法,被誉为“救命神器”。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便于普及的心脏除颤设备,主要用于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抢救,非医务人员只要经过培训都能熟练使用。AED的普及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对猝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公共场所,AED已像灭火器一样非常普及。
此次,烟台市统一采购的20余台自动体外除颤器将配置在烟台火车站、高铁烟台南站、蓬莱国际机场、汽车总站、北马路汽车站、汽车西站、汽车南站、牟平汽车站、烟台港客运站、市文化中心、胶东文化广场、市体育公园、烟台山公园、塔山公园、烟台国际博览中心、东山宾馆、东方海天酒店、市政务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市场等20个场所。
“胶东剧院和胶东文化广场作为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不论是在平时还是演出期间客流量都很大。”在已经配置了AED的胶东文化广场,烟台胶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明告诉记者,9月份烟台120急救中心为胶东文化广场配备了AED,在配备前期,公司就派遣了10余位员工进行了相关培训。目前所有的一线员工都可以熟练掌握和使用AED,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及时进行操作和施救。
“烟台站在两年前就主动购买了一台AED放在西候车室,就是为了遇到突发疾病的旅客时,可以第一时间给予医疗救助。”烟台站客运主任马宏伟告诉记者,今年在120急救中心帮助下又安装了一台AED,并且安排相关人员对主要员工进行了专项培训。
市120指挥中心前期对每个场所不少于10名工作人员进行了规范化急救培训,解决了公共场所工作人员不会用、不敢用的难题,极大补齐了烟台市公共场所卫生应急急救设施不足的短板,有助于推动形成社会全面参与急救的格局。
烟台市120指挥中心综合科科长吴明顺告诉记者,120指挥中心一直通过进场所、进广场等方式进行AED的普及和推广。下一步,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将探索绘制烟台市AED网络分布图,便于遇到突发急症患者时能及时使用距离最近的AED进行抢救,最大程度发挥救命神器的作用,为守护烟台市人民的健康做出贡献。
YMG全媒体记者 张丞 实习记者 李伟嘉 张洁
通讯员 李杰 田富任 吴明顺 摄影报道
正确使用AED只需“五步”
一、开启AED,打开AED的盖子,依据视觉和声音的提示操作。
二、给患者贴电极,在患者胸部适当的位置上,紧密地贴上电极。通常而言,两块电极板分别贴在右胸上部和左胸左乳头外侧,具体位置可以参考AED机壳上的图样和电极板上的图片说明。
三、将电极板插头插入AED主机插孔。
四、开始分析心律,在必要时除颤,按下“分析”键(有些型号在插入电极板后会发出语音提示,并自动开始分析心率,在此过程中请不要接触患者,即使是轻微的触动都有可能影响AED的分析),AED将会开始分析心率。分析完毕后,AED将会发出是否进行除颤的建议,当有除颤指征时,不要与患者接触,同时告诉附近的其他任何人远离患者,由操作者按下“放电”键除颤。
五、一次除颤后未恢复有效灌注心律,进行5个周期CPR(心肺复苏术)。除颤结束后,AED会再次分析心律,如未恢复有效灌注心律,操作者应进行5个周期CPR,然后再次分析心律,除颤,CPR,反复至急救人员到来。
新闻推荐
南水桃林村:闯出一个“桃花源” 小乡村从名不见经传到打响“南水桃林 世外桃源”品牌
秋日的烟台,酷暑未散,从市区驱车向东,我们的目的地是莱山区解甲庄街道的南水桃林村。这个有个美丽名字的村庄,几年前还是个缺...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