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罘融媒记者 宋晓娜
通讯员 丁明明 摄影报道
进入春季以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中心开展了一系列“焕颜整治行动”,围绕生活垃圾清运,督导两家物业公司实施流程再造,建立高效、密闭、环保化的收运体系,持续提升市容环境。
■车走地净,垃圾日产日清
凌晨4点,当市民还在睡梦中,垃圾清运车驾驶员钟克强、拖桶工于朋民和曾庆领就从娄子山清运驻地出发,开始了一天的垃圾清运工作。
在北河街市场垃圾箱点位,于朋民动作麻利地把桶挂上吊钩,按动按钮,倾倒、落地,一气呵成。6箱垃圾很快就被倒进压缩车内,曾庆领马上将垃圾桶周边撒漏垃圾清扫干净。
云隆广场、华贸小区、四德街等50多个垃圾清运点位的垃圾桶都是钟师傅3人组清运。拖桶工于师傅说:“我们一天要运输3到4车垃圾,每车5吨左右,由于垃圾箱点位之间运距长,装满一车需要1个小时以上。”
自环卫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区垃圾清运由两家物业公司负责,日均清运垃圾1100吨。为切实做好垃圾清运工作,环卫中心督导两家物业公司实行“三定”制度:即定时、定点、定人。白天垃圾积存时间不超过2小时,垃圾清运网格化管理,作业区域和作业人员定点、定人,做到日产日清、车走地净,无滞留垃圾。在节日和重大活动节点,增加巡回清运频次,及时清运箱内垃圾。
■依托小压站,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区环卫中心在市区共建设21座小型垃圾压缩站,并以小压站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开展环保化收运。目前,已将民生、上夼、辛庄街3个区域纳入环保化收运范围,居民区设置240升带盖垃圾桶,市民投放垃圾后,保洁员通过小型垃圾桶转运车运送到小压站,依托小压站“二次收运”,全过程形成闭环收运,从根本上解决了垃圾箱满溢、运送环节撒漏、压缩车作业堵塞交通等问题,减少生活垃圾对社区环境的污染。小压站有专人保洁,垃圾随满随清,在每天清洗1次、消毒1次的基础上,发现污渍及时擦拭清洗。
■退路隐蔽,美化市容环境
根据市、区两级城市管理部门加快推进市区环卫设施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区环卫中心利用两到三年时间,分批将主次干道垃圾箱做到应退尽退,对因客观条件暂时无法退路的垃圾箱,在可视范围内做美化遮挡。目前,垃圾箱退路隐蔽工作正在逐步推进,已淘汰660升垃圾箱25个,更换240升垃圾桶60个,并在金沟寨小区增加60个240升密闭垃圾桶。今后主次干道将不再出现垃圾箱,隐蔽到社区内,方便市民投放垃圾。
此外,为彻底解决垃圾清运不及时问题,区环卫中心督导两家物业公司分别成立垃圾清运巡检组,实行“两班制”16小时巡回检查,对垃圾箱满溢、清运“跑冒滴漏”的点位进行重点抽查,一旦发现垃圾清运问题,立即通报整改。
新闻推荐
破多年陈规陋俗,树祭祀文明新风 民政等部门要求市民不能在陵园内焚烧,要文明祭祀
时至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来。在这慎终追远、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时节,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民政等政府部门...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