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烟台 今日龙口 今日莱阳 今日莱州 今日蓬莱 今日招远 今日栖霞 今日海阳 今日长岛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今日烟台 > 正文

不见烟火 只闻花香 清明节文明祭祀观念深入人心

来源:烟台日报 2021-04-05 06:5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赖皓阳 通讯员 彦霖 于阳 晓菲 摄影报道)昨日是清明节,各地祭扫活动迎来高峰,芝罘区殡仪馆一天接纳客流近三万人次。随着烟台市移风易俗宣传的不断推广,文明祭祀观念已深入人心,鲜花替代纸钱成为市民祭扫的主角,许多无法到现场祭奠先人的市民则通过“云祭扫”“代客祭扫”的方式传递思念之情。

志愿者走进公墓

倡导文明祭祀

“您好,给您一束鲜花,请文明祭祀。”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芝罘区殡仪馆时,由五星级义工“月亮姐姐”许振珊带领的志愿者团队已在现场向市民发放鲜花,一束束清新的黄菊花、白菊花承载着思念,也传承着文明。

“从禁烧令颁布后,我们每年都开展鲜花换纸钱的活动,已经有十个年头了。”许振珊告诉记者,看到这些年文明祭祀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她感到很欣慰。“过去扫墓,漫天的烟雾和满地的纸钱,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一不注意衣服能被烧好几个洞,现在好了,整个公墓没有一点烟火象。”许振珊说,虽然一些传统习惯很难改变,但随着市民整体文明素质的提高,文明祭扫已经是一个大趋势。

在现场向市民发放鲜花的王晓霄是烟台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名志愿者,昨日,他放弃节假日休息,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殡仪馆宣传文明祭祀。他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的老家是菏泽,那里的祭扫活动还是比较传统,而烟台的清明节期间已经很少看到烧纸之类的祭扫现象了。”王晓霄说,身为一名志愿者,不仅要在学校内宣传文明祭扫,还要把这种观念带回老家,感染身边的人。

清明期间,芝罘区民政局全体干部职工全员上岗,在殡仪馆、公墓等路口设置火种检查岗,耐心劝导携带火种的祭扫群众,确保火种不入墓区,引导携带纸钱进入祭祀场所的市民摒弃祭祀陋习,践行文明、平安、低碳、环保的祭祀理念。

“云祭扫”“代客祭扫”

寄托远方思念

对于无法亲身前来祭扫的市民,“云祭扫”“代客祭扫”等新型祭扫方式则成全了一份孝心。记者了解到,自去年受疫情影响,烟台市民政部门开通了“云祭扫”平台后,网络祭扫逐渐被接纳,如今许多微信公众号、网站都开通了“云祭扫”平台,设立“网上纪念堂”。

“我去年已经创建了缅怀馆,可以随时登陆进行扫墓,即便不在清明时节,只要打开手机就能寄托思念。”市民李晶今年清明在外地出差,一大早她便通过“烟台民政”公众号的“云祭扫”平台给去世亲人献上了鲜花。而受疫情影响在国外无法回乡的市民周绪文则通过“代客祭扫”服务,在大洋彼岸用视频的方式祭奠了先人。“工作人员用微信视频跟我连线,就像我在现场一样,有什么话也能对着逝去的亲人诉说。”周绪文说,有了这项服务,他一直牵挂着的祭扫事宜总算放下心来。“好几年没回国了,现在祭扫事宜全靠殡仪馆人员打理,我很安心。”

“我们现在推出了网络祭祀、代客祭扫、视频祭祀三项新型祭扫服务,让不能亲自来扫墓的市民也能尽一份孝心。”福山殡仪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几年“代客祭扫”服务流行起来,市民委托殡仪馆代为祭祀,殡仪馆在骨灰寄存阁位摆放祭祀用品,提供定制化服务,并通过拍摄照片、视频等方式反馈服务过程。除此之外,福山区殡仪馆继续保留了为前来祭扫的市民提供鲜花换纸钱、黄丝带、设置心语墙、发放祭思卡等活动,引导市民文明祭奠、追思故人。

新闻推荐

4条旅游线路今日起恢复运行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杨健通讯员王柯然)记者从烟台公交集团获悉,为方便市民游玩踏青、旅游观光,今日起,游1路、游6路、旅游观...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不见烟火 只闻花香 清明节文明祭祀观念深入人心)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