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芝罘融媒记者 宋晓娜 通讯员 马晓凤 摄影报道)小小公厕,系着民生,连着文明。随着气温逐步回升,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中心督导两家新中标物业公司彻底为公厕换新颜,从细节着手,高标准清除公厕死角盲区;加大检查力度,高强度增加公厕保洁频次;做好日常巡查,高效率维修损坏设施。擦亮服务市民的“窗口”,营造干净整洁的如厕环境。
早上6点,机场路南尧公厕里,保洁员史春兰已经开始忙碌,她手拿抹布边擦拭洗手池边告诉记者:“公厕每天人流量大,虽然保洁频率很高,但是每次都不能大清洗,否则会影响使用。大清洗只能等到晚上,冬天清洗时比较遭罪,水管的水经常溅到工作服上,寒风一吹很冷,但是想到冲洗后崭新的公厕,心里也很自豪。”
早上8点,记者走进南山公园公厕,安静的公厕间看不到保洁员身影,只听到沙沙的摩擦声。顺着声音来到女厕,保洁员程桂花右手拿着钢丝球,不停涮洗着厕位隔板的污渍,清理干净后,用洗净的抹布再次擦拭。程桂花告诉记者:“趁着现在不是如厕高峰,有时间清理卫生死角,平常地漏、扶手、生锈的门把手等都容易忽略,趁着大扫除,我希望让公厕换个新面貌。”
据悉,随着春季天气回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中心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积极督导两家物业公司全面强化公厕保洁质量,下足“绣花功夫”,在落实常态化保洁和深度清理的基础上,要求各公厕加大保洁力度,提升保洁频率,对厕位、洗手台盆等重要部位做到人走即清、跟踪保洁。每日两次对公厕进行彻底清洁,做到“六无”“四净”“两畅通”,达到内外环境清洁,无明显异味。针对公厕内生锈的门锁、门把手、小便斗连接管等处,使用除锈装备进行擦除,对地漏、扶手、厕位隔板使用清洁剂进行擦拭,全面清除公厕卫生死角盲区。此外,定期对公厕内设施进行安全检修,重点加强对水冲管道、面盆等设施的检查,对破损设施及时维修或更换,确保公厕内设施小修不过夜、大修不出天,保障公厕的正常使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芝罘融媒记者云全通讯员蔡峰)近日,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在机场路办公区组织开展区级机关办公区安全生产暨消防安全培训...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