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YMG全媒体记者 杨春娜 通讯员 马洪伟 刘志坚) 招才引智的战场上,捷报频传——4月16日,烟台市“名企名校行”走进中国农业大学。活动期间,45家重点用人单位带着2264个优质岗位参加了中国农业大学2021届毕业生(春季)就业洽谈会,并举办了烟台市人才政策推介暨校地合作签约仪式。其中烟台农科院、山东苹果·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分别与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签订了科研、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烟台市在中国农业大学设立了招才引智工作站并授牌,让招才引智渠道更加畅通。
一场宣讲,增强城市吸引力
一场“名企名校行”活动,让烟台重才爱才的形象深入人心。此次活动,是烟台市去年人才新政出台以来,首次由市领导带队赴省外“双一流”高校进行政策推介和招聘活动,体现了烟台市对招才引智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主动出击,特别是对优秀青年人才的最大尊重和诚意。活动中,除了生动的宣讲外,还通过制作播放动漫宣传片、走访座谈、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册、校园网公众号推送等方式,向学校师生宣传推介烟台人才优惠政策,累计覆盖3000多人次,现场听取政策推介的学生120多人,在广大师生中产生了热烈反响。通过人才政策宣传和引导,使中国农业大学广大毕业生甚至研二、大三的学生,都对烟台产生了新的深刻认识。在城市品牌、产业优势、人才政策和优质就业岗位的多重因素影响下,此次活动有力地提升了烟台市的政策竞争力和城市吸引力,成为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毕业生选择就业的新目标城市。
签署协议,“政产学研”融合发展
与中国农业大学校地合作,趟出了“政产学研”融合的新路子。烟台市积极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以产引才、以才促产。
经前期深入对接,山东苹果·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签署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将高校研究生教育与烟台市科技攻关紧密结合。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签署科研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对制约烟台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卡脖子问题进行联合研究攻关,合作共建示范基地,对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进行示范展示,畅通政产学研链条,凝聚起创新发展合力。另外,烟台市抓住这次活动的有利契机,在中国农业大学设立了招才引智工作站并授牌,从而为烟台市各类企事业单位与中国农业大学开展人才引进和交流合作搭起了桥梁。活动的成功举办,将有力推动双方合作不断向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发展,建立深度融合、全面对接的互动合作机制。
点对点模式,定向引才更精准
如何提高引才实效?坚持“小而精”“点对点”的思路,烟台市组织对口单位到中国农业大学开展定向精准引才。
此次活动,烟台市共精心组织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烟台大学、张裕公司、山东苹果·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等45家重点用人单位参加招聘,提供2264个优质岗位,其中需求博士427人、硕士365人,本科1472人,人才岗位需求与中国农业大学专业设置、毕业生结构高度吻合。这些用人单位,涵盖了烟台市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多数是行业领军或龙头企业,其中高校科研院所11家、上市公司17家、设博士后工作站单位12家、拥有省级以上科研中心的企业23家。从人才薪资待遇来看,本科平均年薪8-15万元,硕士平均年薪12-25万元,博士平均年薪20-50万元,还可提供生活补助、购房补贴等待遇。优质的平台载体、就业岗位和良好的待遇条件,对广大毕业生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现场交流洽谈热烈,共接洽求职毕业生939人,达成来烟就业意向446人,收到了良好的招聘效果。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李俊玲通讯员焉卫轩摄影报道)记者昨日从烟台市卫健委获悉,为扎实推动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家医...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