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全媒体记者 张孙小娱 通讯员 人社宣 摄影报道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就业就是稳民生、稳发展。今年以来,烟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创新工作思路,通过稳岗位、解困境,从最迫切的民生需求入手,切实发挥就业部门职能职责,不断提升就业服务的精准度、便利度和满意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搭建平台
促进劳动力高效流动
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化身“主播”,现场为求职者答疑解惑;万人同时在线观看,通过弹幕、连线与企业沟通;50多类10000余个岗位供应聘者挑选……这是“春风送岗 ·就选烟台”烟台市2021年春季网络直播招聘会的盛况。
自去年疫情防控期以来,市人社局主动对接,精准服务,多形式搭建就业供需平台,通过创新直播招聘等方式,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就业桥梁,进一步解决企业用工难题,促进劳动力资源的高效有序流动。“此前我们的招聘大多都是现场的校招和社招。直播招聘气氛更加自由直接,雇主和求职者能处在更加轻松、平等的氛围下对话。依托这种新颖方式,我们能挖掘更多企业急需的人才。”东方电子招聘经理孙聪说。
今年以来,烟台市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通过线上招聘服务为1.3万家用人单位,发布招聘岗位21万个;举办现场招聘会185场,为7493家用人单位发布招聘岗位12万个。围绕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先后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军岗召唤 职等你来”烟台市退役军人就业专场招聘会、烟台市“军岗日”退役军人线上专场招聘会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
人才贯通
培养高质量技术人才
今年以来,烟台市全面启动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贯通发展工作,率先在工程技术领域打破职业技能评价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界限,改变人才发展独木桥、天花板现象,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评审要求上,破除“唯论文”等不合理倾向,充分体现高技能人才职称评审特点,坚持把职业道德放在评审的首位,注重评价高技能人才在执行操作规程、解决生产难题、完成工作任务、参与技术改造革新、传技带徒等方面的能力和贡献,注重自主创新能力。重点考核高技能人才在技能技艺、工作实绩、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技术和专利发明、科研成果、技能竞赛等方面取得业绩和成效,注重社会和业内认可。
主动服务
激发新就业形态活力
随着就业形态快速发展,烟台市把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作为稳就业和保居民就业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创新工作举措,依托电子商务、网络预约出租车、外卖、快递等新业态平台,全面激发从业人员创新创业活力。
烟台市获批国家人社部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试点项目,在全国率先启动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和就业促进项目试点工作。将新就业形态岗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纳入资金支持范围,按培训合格200元/人标准给予企业或培训机构培训补贴。对烟台市依托电子商务、网络预约出租车、外卖、快递等新业态平台灵活就业且办理就业登记、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的人员或所依托的平台企业, 按照每人每年不高于100元的标准给予意外保险补贴,加强新业态平台灵活就业人员保障,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促进吸纳就业。
免申即享
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
今年,烟台市继续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采取“免申即享”经办模式,为企业提供便捷、贴心的服务。烟台市30000多户企业可享受稳岗返还1.2亿元。
符合政策规定享受稳岗返还条件的大型企业,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30%返还,中小微企业按60%返还。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经济组织等其他参保单位参照企业实施。
为进一步改善人社部门营商环境,烟台市还采取企业“免申即享”发放办法,提质实现企业“零跑腿”目标。在全省率先创新实施“飞燕行动计划”,建立政策和待遇直通企业工作机制,让烟台市惠企利民政策第一时间“飞入寻常百企家”。
自主评价
畅通人才上升通道
为充分发挥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人社部门聚焦制造业强市建设,服务企业发展需求,打响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改革战”,不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大力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截至目前,备案企业达到103家,居全省前列。
整合人社部门优势,打出政策利好组合拳。掌握省市技能提升补贴和职业培训补贴相关政策,第一时间推送给企业和职工,转发给各区市中心,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在设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师工作站、金蓝领培训基地、大师工作室的企业和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新型学徒制培训的企业率先推行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编印自主评价宣传册、补贴相关政策“大礼包”、企业申报须知等通俗易懂的资料,便于企业了解和申报。
新闻推荐
高昂人工耳蜗费阻断了他的复聪路 晚报曾帮扶的小志珩亟须升级人工耳蜗,急盼热心人士再伸援手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盖鹏)9月1日,莱山区解甲庄镇北水桃林村,先天性耳聋患者、15岁少年林志珩因耳蜗年久损坏面临再度陷入失...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