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是少年儿童最为集中的地方,如何才能抓实校园安全这个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近年来,烟台市公安局始终将校园安全防范作为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围绕构建群防群治、源头治理、快速反应等机制,拿出最实举措,执行最高标准,落实最严要求,全力打造高质量平安校园。
群防群治——加强“护学岗”力量建设
6月23日7点50分,正是上学高峰时段,记者在烟台一小学门口看到,有交警在不停地指挥家长停放车辆,有戴着红袖标的志愿者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远处有一辆PTU 特巡警车警灯闪烁。学校门口人车分流,秩序井然。
烟台公安着眼守护辖区校园安全,大力加强“护学岗”力量建设。他们按照每个“护学岗”至少1 名民警的标准,科学统筹特巡警、 交警、派出所和机关民警,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职专等学校上放学时段 100% 设置“护学岗”,切实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控制力、震慑力。同时,会同教育部门积极动员组织学生家长以及志愿者、警务助理、网格员等力量参与“护学岗”勤务,佩戴明显标识或统一服装,保证每个“护学岗”不少于2人。
为确保“护学岗”执勤力量充足,在岗履职,他们建立“护学岗”执勤力量报备制度,逐校明确具体责任民警姓名、联系方式以及安保人员数量等情况,并向市县两级指挥中心、治安部门备案。各级指挥中心明确“护学岗”民警手台使用信道,每天对“ 护学岗”点名调度,治安、督察部门加强实地督导,确保“护学岗”全部按时到岗到位。
源头治理——实行风险隐患动态清零
各派出所与辖区学校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校园治安问题,信息相互共享,对安全问题齐抓共管,切实将安全隐患处置在早、消除在小。
消除内部安全隐患是确保校园安全的关键。他们聚焦校园内部矛盾纠纷,充分发动教师、保安、学生家长志愿者等成为警务共同体成员,落实社区民警定期走访责任校区,全面排查师生中存在的矛盾纠纷和涉校不安全因素,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疏导、防止小事拖大。
学校周边存在的治安乱点更是不容忽视。他们坚持集中整治与规范管理相结合,定期清查校园周边网吧、游戏厅、出租房、商铺摊点等,深入治理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排查各类安全隐患。滚动摸排学校周边可能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苗头性因素,逐一登记造册、落实管控措施,严防漏管失控形成现实危害。同时,建立完善校园刑事案件分析研判和可防性案件倒查机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发布预警指令、提出打防对策,增强主动打击、主动防范能力。对基础管控薄弱的地区,积极报请党委、政府列为治安乱点挂牌整治,加强联合执法,加大整治力度,限期消除各类治安隐患。
快速反应——强化校园安防能力建设
对涉校的警情,他们健全完善秒级响应、快速派警、及时处置机制,确保一旦出现警情能够快速有效处置。
在辖区所有学校安装“一键报警”装置。该装置全部接入各级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公安机关树立“警情就是指令”的意识, PTU 作战单元把学校及周边作为巡防重点,特别是在上放学时段重点倾斜。在接到涉校警情时,能够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下达指令,统筹安排就近警力先期到达现场进行处置。
为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他们联合教育等有关部门,定期检查校园安防制度、保卫力量、防卫器械、“一键报警”、视频监控等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是否到位、是否有效、是否健全完善等,确保及时发现整改问题隐患。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完善信息通报、应急指挥、 联动处置等机制,确保对滋扰校园、侵害师生安全等案事件能够第一时间出警,迅速有效处置。
为提升校园安保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他们采取送教上门、不定时抽查等方式,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校园安保人员应急处置培训和实战演练,重点突出巡逻守护、安全检查、视频巡查、车辆导控、 人员疏导、 防护防卫器械操作使用等内容,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处置问题的能力,真正掌握现场制止犯罪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赵勇进】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摄影报道)秋风凉爽,不少市民和游客喜欢到海边玩耍。散散步,吹吹海风,好不惬意。“海昌渔人码头东侧海边...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