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何晓波 摄影报道)王军波,山东省招远第一中学教师,现在西藏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支教。
王军波自1994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曾赴新疆和田地区二中支教两年,并于2004年5月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支教教师”荣誉称号。2016年,王军波再赴西藏日喀则市第一中学支教至今,在西藏5年多时间里,先后获得“烟台市师德标兵”“日喀则市优秀援藏教师”“日喀则市教学能手”“山东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教英语的王军波说起每天的教学生活,洋溢着幸福与骄傲,虽然在西藏高海拔地区生活5年多,让他过早地出现了“头发花白”早衰现象。
9月7日上午的一堂英语课,王军波准备了一些画有实物形象的卡片,上面标明“藏、汉、英”三种语言的意思,学生们看着图就一目了然,学习起来也就劲头十足了。当然,这些教学小技巧,王军波是在平日教学生活中琢磨出来的。
马上教师节就来了,王军波说,藏族的学生们对老师非常尊敬,特别是一些中国传统的节假日,孩子们都会和老师一起过。学生们从家里带来的哈达都会献给老师,王军波接过哈达戴在脖子上,整个人都“淹没”在哈达里了。
王军波这些援藏支教的老师,更多的时候承担起了对孩子们生活的照顾,一些学生甚至直接叫王军波“爸爸”。
9月7日晚,王军波接到了一个电话,由他帮扶过的孩子石曲考入了华东师范大学,目前进入上海实验中学做实习教师。石曲在电话中感动地说:“王爸爸,高中三年,没有您的关心帮助和耐心辅导,我也上不了大学。”
援藏工作还在继续,王军波说,他一定和其他援藏的老师一样,为了西藏的教育事业像藏羚羊般坚强奔跑。
新闻推荐
多元参与自治 党建引领提升 上夼西路社区打造网格化治理新机制
本报讯(芝罘融媒记者李淼通讯员安凯摄影报道)上夼西路社区把网格化作为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重要抓手,聚焦...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