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贺小凡) 9月27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全面小康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烟台专场,围绕“开放创新、绿色发展,奋力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主题介绍有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去年,烟台实现生产总值7816 亿元,居全国城市第25位,人均生产总值突破 1.5万美元。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表示,3-5年内,全市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2万美元,建成更具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
综合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三核”城市之一,烟台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省第3,外贸进出口额、实际使用外资额全省第2,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全省第1。烟台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120家,独角兽企业4家、 瞪羚企业97家,居全省第2位。今年以来获批上市4 种创新药,其中 2种是全省唯有上市的一类创新药。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标志性工程——投资 1497亿元的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万华化学百万吨乙烯项目建成投产,东方航天港实现我国首次海上发射,固体火箭总装测试基地全面建成。
开放型经济发展不断实现新突破。在全国率先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市管实体企业资产证券化率居全省首位。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综合保税区、中韩产业园等国家政策叠加,改革开放以来,有1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烟投资兴业,累计引进外资近 400亿美元,每年外贸进出口额3000多亿元。
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完成蓬莱、长岛行政区划调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3% 。交通体系更加完善,烟台至济南高铁最快 1 小时40 分钟,潍烟高铁2023年建成后将3小时通达北京,2019年蓬莱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人次,烟台港货物吞吐量居全国沿海港口第八位。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居全省首位,“烟台苹果”蝉联中国果业第一品牌。
人民群众生活不断得到新改善。烟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近五年民生领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76.6% 。 14.4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3.9万元,提前一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翻番目标。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改造棚户区19万套、老旧小区 19.5万户,惠及群众近百万人,“一元公交”、社区食堂、慢行系统等广受群众欢迎。连续六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七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九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
新闻推荐
乔若,1925年生人,今年96岁;于1974年7月至1978年6月在烟台一中任革委会主任、书记;1978年6月至1983年11月任书记。乔若老书记...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