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唐寿锐 通讯员 栾秀玲 潘晶 摄影报道)16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烟台山医院分中心正式揭牌,2021烟台市首届医学3D打印培训班同时举办。来自烟台山医院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康复科、口腔科等相关专业人员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眼下,3D打印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国际前沿技术之一,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各个领域研究的热点。从非金属到金属材料,从航空航天、国防军事到高端制造的金属部件,“3D+医疗”将社会生活带入到了具有颠覆性的个性化医疗时代。据介绍, 3D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作为一项潜在的医疗辅助技术,3D打印技术在骨科、口腔科、颌面外科、整形外科、康复科、颅脑外科等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以骨科为例,该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术前病变模型打印制作、制作手术导航模板、辅助手术精准进行、定制个性化假体与体内植入物等。”烟台山医院副院长常黎明表示,与传统技术相比,3D打印技术为患者量身定制的“骨骼”可高度嵌合肢体,以增加植入物的骨整合;植入的多孔材料的主要优点是减少了骨骼与植入物合金之间的弹性模量不匹配,减轻了应力屏蔽效果并改善了植入物的形态,为组织向内生长提供了生物材料锚固效应。简而言之,3D打印可以帮助医生更直观、更精准地规划手术方案,同时也让过去无法治疗的骨科严重疾病有了新的治疗方式。
“如果患者遭遇疑难重症,或在就诊过程中发现现有的诊疗方式、治疗方案无法满足需求,烟台山医院3D打印中心也许能够提供更好的选择。”常黎明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科技创新中心,不断完善医院分中心建设,扩大3D打印技术应用范围,进一步加强医院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康复科、口腔科等相关学科建设。同时,我们也会为烟台及周边地区医疗机构提供3D打印技术支持与帮助,辐射带动区域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能力及科研能力的提升,让更多患者得到个性化、精准化的诊疗服务,共享健康红利。”
新闻推荐
本报讯(芝罘融媒记者云全通讯员张辉)为确保全区燃气行业安全平稳运行,近日,区城镇燃气安全专班召开安全生产重点工作部署会议...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