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高新区人民法院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全面提高群众满意度为出发点,统筹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将为群众办事贯穿始终,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期待的事情做起,办好群众急难愁盼事项,不断推动为民办实事走深走实。
坚持开门整顿,增强服务力度
组织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群众走进法院,通过面对面交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广泛征求各界群众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意见建议,找准教育整顿民声支点。围绕加强审判执行、推进司法公开、深化多元解纷、加强普法宣传等方面,群众提出意见与建议8条,其中 2条建议当场作出回复,1条建议作出承诺,对其余5条建议着手制定整改意见。
召开“媒体记者看教育整顿”活动,邀请多家媒体记者来到法院,通过“媒体记者看教育整顿交流会”,向媒体记者通报教育整顿和为民办实事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不断提升为民办实事的综合能力。
聚焦企业主体,强化服务精度
针对高新区企业集聚的特点,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院领导带头与辖区重点项目、企业建立定期联系机制,定期到所联系的重点项目和企业进行司法调研,了解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重点项目建设进展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掌握企业司法需求,面对面进行法律沟通和指导,从法律角度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活动开展以来,走访辖区企业15家,重点项目2个,发出司法建议3份,解决了部分企业在签订合同、债务纠纷、劳动争议、建设工程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法律服务的精准度,优化了企业营商环境。同时,积极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与烟台农商银行形成合力、互联互助,推进“党建共建、合作共赢”。
针对群众期盼,提升司法温度
高度关注涉民生案件的执行,全力开展端午涉民生案件强制执行活动、涉劳动争议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充分运用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现场搜查、拘传、司法拍卖、变卖等强制措施,狠抓执法办案,提高案件清偿率,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执行活动 11次,成功执结案件15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 126.5万余元,有力地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推行“一次办好”,提高服务深度
进一步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探索推行一站式、集约化、全时空的智慧诉讼服务体系。
一方面积极争取将诉源治理工作纳入辖区重点工作,与区党群工作部、公安分局、马山街道办事处、财政金融局、规划国土建设部、综合执法局、生态环境局、教育局、卫健委等衔接,全方位多渠道建立行业调解组织。同时下沉到基层,开展好法官联系村、 社区和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全力化解涉民生矛盾纠纷,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多元治理大格局;另一方面,推行集约集成的智慧诉讼服务模式,把诉讼服务中心打造成为群众服务的网上会客厅、智慧会客厅,实现立案服务、审判辅助、涉诉信访等工作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键通办,努力让群众最多跑一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法官指导调解组织成功调解纠纷186件,诉前分流案件357件,占新收案件的47.3% 。
强化普法宣传,拓宽服务广度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坚持把最好的空间、最好的资源提供给群众和当事人。
“请进来”共享法治成果。在诉讼服务中心的最佳位置设立休息区,放置软沙发、电子阅读机、报刊架、饮水机、办公电脑等,向社区群众全面开放。
“建起来”弘扬法治文化。对诉讼服务中心前的广场升级改造,通过新时代法治思想经典语句、播放法治新闻等形式,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
“走出去”加强法治宣传。组织干警下沉基层,深入社区、学校,开展民法典宣传讲座、普法宣传、志愿服务等。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干警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法治教育6次;在本院微信公众号开设“以案释法”等栏目,深度挖掘案件价值,通过法官说法,实现小案大道理,普法进人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公正司法、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的使命担当,高新区法院将始终立足审判职责,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真正落实到法院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理念,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转化,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确保队伍始终忠诚、干净、担当,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袁传文孙美玲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杨春娜通讯员曲永业)九曲河景观是烟台开发区“两带十廊”建设的重要一环。近日,记者从开发区规划建设...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