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杨健 通讯员 王东风 于豪)今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城市正式更新试点城市申报,先后经过组织推荐、专家评审、现场查看、审核复核、遴选确定等多个环节和程序,历时8个月,11月4日,首批试点名单正式公布,烟台市成功入选首批试点城市。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党中央在“十四五”前夕,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对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均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申报期间,先后有130多个城市参与。为先行先试、抢抓新一轮城市建设发展机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试点申报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与国家和省住建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确立了构建“1+233”工作体系,明确了中心城区“12335”建设任务,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的城市更新行动指挥部和分管领导任组长的“突破芝罘”领导小组,迅速启动城市更新各项工作;抽调专门力量组建工作专班进行集中办公,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试点申报材料编制和试点项目策划包装。
试点城市能否申报成功,政策先行是关键。为满足城市更新相关政策要求,市城市更新行动指挥部工作专班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先进地市经验做法,采取“5+2”“白+黑”工作方式,集中研究出台了《烟台市中心城区城市更新工作推进方案》《烟台市中心城区城市更新实施办法(试行)》《烟台市中心城区城市更新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构建了完整的“1+N”政策体系。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一核突破”要求,结合芝罘区全面实施城市更新政策需求,按照“区级主导、先试先行,市区联动、应保尽保”的思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先后7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包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老旧小区改造、危旧房屋整治、老旧散乱厂区改造搬迁、土地出让利用、资金保障等7个方面、24条“突破芝罘”城市更新配套政策,为确保烟台顺利通过试点城市审核和后续项目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和技术支撑。
在全面分析其他申报地市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自身特点,烟台市研究确定了争取试点城市的时间表和路线图。5月份市住建局承接城市更新工作后,获悉住建部开展的国家试点城市申报截止时限已超过2个月。为在试点城市批复前上报申报材料,专班与时间“赛跑”,用短短一个周时间完成了组织架构成立、试点申报材料编制和试点项目策划包装工作,为后期参评试点城市赢得了宝贵时间和机会。通过聘请专业机构策划、邀请国内知名机构专家“把脉”等方式,精心酝酿和有效策划包装了朝阳街所城里文化街区有机更新、老港区改造提升、滨海黄金旅游带、夹河生态景观带、中央山体公园步道环线、登州古城等12个典型试点项目。
同时,在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签订《城市更新战略合作协议》的基础上,烟台市全方位开展城市更新智库平台建设、技术创新集成和体制机制探索合作。通过“跑省进京”、定期印发工作动态、阶段性工作简报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密切保持与国家、省住建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并专门邀请国家住建部总经济师杨保军来烟为烟台市区两级党政干部讲授城市更新专题讲座,进一步统一了烟台市上下对城市更新工作的思想和认识。通过以上措施,有效确保烟台城市更新实施目标、原则、策略及路径等方面与中央和省高度一致。
经过先后三轮审核、复查和遴选,烟台市成功获得国家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批复。
新闻推荐
北京时间2021年11月7日18时51分,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截至20时28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身着...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