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芝罘融媒记者 高洁 通讯员 王国通 李建波 摄影报道)我区在抓好智育基础上,大力加强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让每个孩子的发展个性而全面。
用德育铺就成长底色。通过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全面推进“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德育模式等措施,将德育目标贯穿各学段各学科课堂教学全过程。加强校园德育文化建设,通过建设校史馆、校园文化长廊、红色读书角、办主题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让学校每一面墙壁会“说话”,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真开展国旗下讲话、入团入队仪式、寻访红色足迹、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多样化育人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学雷锋”等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将正确的价值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用体育夯实身心基石。践行“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保障学生运动时间,强化监管,坚决杜绝体育活动时间被削减、挤占现象,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丰富体育活动形式,利用体育课、大课间、综合实践等校内时间,广泛开展武术、踢毽、跳绳、健美操等各类体育活动,定期开展田径运动会、体质达标运动会、“校长杯”球类联赛等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参加亲子运动会、户外素质拓展、全民健身运动等,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快乐、增强体质。以体育特色学校为引领,组建特色学校联盟,全面加强校际互动。目前,全区有国家级足球特色校14所,省级篮球特色学校8所,传统项目学校4所,冰雪项目特色学校4所,初步形成学校特色项目“支链模块”协同发展矩阵。
用美育浸润学生心田。积极拓展美育载体,打造个性化艺术工作坊,围绕优秀传统文化、民间特色美术、红色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打造出印记版画、纸藤穿编、传拓艺术、编织、扇艺、泥塑等各类形式迥异、美感浓厚的校园艺术工作坊,构建起“必修+选修”美育课程体系。组建校园兴趣社团,让学生参加文学、音乐、书画、戏剧等艺术实践活动,在参与中了解优秀艺术,增强文化理解。举办书法展览、绘画展览、手工作品展、校园合唱比赛、校园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让学生在展现自我的同时,培养和提高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用劳动教育助力健康成长。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把劳动教育贯穿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利用综合实践课、劳动课、社团活动课,系统传授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劳动知识,常态化开展卫生打扫值日、校园大扫除活动,举办校园采摘节、丰收节等多样化劳动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们动手实践,体会劳动的价值。倡导家庭劳动教育,与家长密切配合,通过主题活动、课后实践等形式,给学生布置洗菜洗碗、洗衣做饭、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定期开展社会实践劳动、社区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出力流汗,在奉献中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养成爱劳动的好品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区海洋发展和渔业局联合芝罘区海事处、海岸警察大队、烟台海警局芝罘工作站组织开展海洋涉渔综合治理专项执法...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