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逄苗 通讯员 孙洪安)今年以来,烟台市高度重视茶叶种植标准化工作,制定了《烟台市茶叶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分别从烟台茶叶的种植、绿茶加工、红茶加工、黄茶加工、白茶加工等五个方面的全产业链入手,制定从种植到加工的五个团体标准,为“烟台茶”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和高质量规模效益提供了一系列指导依据。
“这五个团体标准主要特点是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创新性,科学引领广大农民和茶叶加工企业按照团体标准要求进行统一种植、统一加工。”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烟台市茶叶学会发布并实施的团体标准为《烟台茶 标准茶园栽培技术规程》《烟台茶 绿茶加工技术规程》《烟台茶 红茶加工技术规程》《烟台茶 黄茶加工技术规程》《烟台茶 白茶加工技术规程》五个团体标准,以及《茶树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填补了烟台市没有统一种植、加工标准的空白,使广大茶农和茶企有了可以参考执行的统一标准,为烟台茶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种植加工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由于“烟台茶”鲜叶中主要营养成分含量高,特别是烟台本土培育的“北茶1号”茶树新品种,经国家农业农村部品种登记,该品种具有抗旱、抗冻等抗逆能力强、产量高、滋味浓等品种优势。全国茶叶权威专家鲁成银研究员对烟台绿茶给予“墨玉绿,小米汤,豆子香”的独特品质评价。“烟台茶”还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保护。
茶叶加工是涉及烟台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如何根据烟台茶种植品种试制不同茶类,从而拓宽销售渠道,增加茶农茶企收入?“我们经过对烟台市各区市茶叶加工厂深入调研和邀请专家论证,最终确定了统一的绿茶、红茶、白茶、黄茶系列加工技术规程,此加工技术规程打破了南方茶以节气如明前茶、谷雨茶等称谓,因地制宜,根据烟台茶树生长的自然规律,确定了按照采摘要求进行定级的等级标准,从而创新性地确定了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的等级标准。”烟台市茶叶学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标准发布实施后,执行该团体标准的企业数量达到了86家,其中茶叶种植企业62家、茶叶加工企业24家,受益茶农812人,茶叶种植面积3.5万亩,涵盖烟台各区市主要茶叶种植、加工企业茶农,累计实现茶叶经济效益2.6亿元。
新闻推荐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推动城市“品质”“颜值”双提升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徐睿通讯员郝继发摄影报道)今年以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理念,不断增强民生服务水平,持续...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