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烧草做饭患上慢阻肺
63岁的王女士因近半年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来到了邹慎春的门诊,经过肺CT、肺功能等一系列检查,最终被确诊为慢阻肺。
令她疑惑的是,她平时不吸烟,老伴儿也不吸,为什么还会得慢阻肺呢?原来,王女士平时住在农村,每天都通过燃烧柴草做饭,而燃烧柴草所产生的大量生物粉尘正是王女士患慢阻肺的“罪魁祸首”。
邹慎春说,除了吸烟、从事室内外有环境污染的相关行业是慢阻肺的高危因素,农村烧秸秆等植物燃料,也是导致慢阻肺的一个高危因素。
咳嗽、咳痰症状不可忽视
“很多人出现咳嗽咳痰症状是会误认为普通的感冒,而且这些症状往往也是慢阻肺的早期表现。”邹慎春说,临床上遇到过很多患者。因为早期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症状时没在意,来到医院时就已经属于重症患者了,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影响了生活质量。
慢阻肺是一种主要表现为肺部症状,但可以累及全身的疾病,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如果不及时治疗,可以引发肺纤维化、肺高压、心血管系统疾病、骨质疏松、骨骼肌无力、下呼吸道感染、静脉血栓、肺癌、抑郁等并发症。
远离慢阻肺首先要戒烟
邹慎春说,要想远离慢阻肺,日常生活中首先要戒烟,这是阻止慢阻肺发生和进展的关键措施。对于从事接触职业粉尘的人群(煤矿、金属矿、棉纺织业、化工行业及某些机械加工等工作人员)要做好劳动保护,减少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吸入;除此之外,要减少室内空气污染、防治呼吸道感染,还要加强锻炼,耐寒能力锻炼等。
对于慢阻肺患者还要进行相应的呼吸功能训练,增加患者潮气量,降低残气量,有效改善肺功能。
YMG全媒体记者 全百惠 黄钰峰 李伟嘉 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 摄影报道
11月17号是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呼吸,无与伦比”。当前,慢阻肺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致死性疾病,我国慢阻肺患者也已将近1亿,成为和高血压、糖尿病并驾齐驱的常见慢性疾病,但知晓率却不足10%。
近日,记者对烟台毓璜顶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邹慎春进行了采访,对慢阻肺进行了全面了解。
新闻推荐
本报讯(芝罘融媒记者冬辉通讯员树岭)今年以来,只楚街道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契机,全力开展“生态只楚”建设,针对入冬以后空气...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