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出台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规划,高品质打造以人民为中心的未来城市
YMG全媒体记者 杨健
近日,《烟台市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公示。《规划》提出,到2025年,将烟台市打造为山东省城镇村协调发展标杆地、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到203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6%左右,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8左右。通过实施加快非户籍常住人口全面融入城市、高水平构建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与布局,高效能推进市域产业融合发展,高品质打造以人民为中心的未来城市,高层次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高标准建设整体智治现代化治理体系,实现上述目标。
到2035年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6%左右
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8左右
到203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8左右
到2025年
烟台市城区年均增长3-4万人
有重点地培育中小城市
促进龙口、招远等经济强市城区
年均增长1-2万人
其他一般市城区年均增长0.5万人以上
培育镇区人口过10万、地方财政收入过10亿元的新生小城市
推进2个国家级特色小镇(蓬莱刘家沟葡萄酒小镇、招远玲珑黄金小镇)
迭代升级
12个省级特色小镇(牟平龙泉养生小镇等)
《规划》就烟台市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目标进行了界定,到2025年,基本实现以人为核心、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努力打造山东省城镇村协调发展标杆地、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到2035年,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大台阶,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6%左右。城镇空间形态更加完善,产业发展与人口布局更加协调,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质量、绿色发展水平处于国内领先。率先实现人的现代化、城市现代化、产业现代化、治理现代化,城市综合能级和美誉度大幅提升,基本建成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城乡深度融合,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均衡度持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形成强城强乡互促发展新局面,城乡差距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8左右。
具体目标上,《规划》提出,实现更高质量、更广覆盖的非户籍人口市民化。全市城镇化水平迈上新台阶,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非户籍人口市民化质量全面提升,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实现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进城落户农民农村“三权”得到有效维护,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能力不断提高,就业更加充分稳定。
形成更趋优化、更有效率的城镇化空间格局。“烟台-威海”同城化发展更具竞争力、更具发展活力,市域“一核三带多片区”的城镇化发展格局更加成熟。中心城区人口经济承载能力、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力等主导作用明显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小城镇服务农村发展功能不断夯实。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持续完善,对城镇化格局的支撑和引导作用更加凸显。
建成更宜居宜业、宜游宜创的未来城市。高效便捷普惠智能的城市设施和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持续优化,城市特色不断凸显,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生态宜居、魅力人文、创新活力、泛联智慧和“碳中和”充分展现,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多元文化特色在城市交融升华。
踏上更为和谐、更趋共享的城乡融合发展道路。全面打造全国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要素双向流动、城乡互促共进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市人才入乡机制初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基本建成,城乡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城乡统一规划建设运营的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产业协同发展程度明显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显著缩小,城乡居民共享新型城镇化成果。
11个市级特色小镇(芝罘区卧龙1861文化创意小镇等)
中心城区龙头引领,打造黄河流域港口门户城市
加快推进新生小城市试点培育
高标准推进福山区门楼镇院口村等41个村庄创建省级示范村工作
客机整齐地停放在烟台蓬莱国际机场停机坪上。
YMG全媒体记者 唐克 摄
在高质量加快非户籍常住人口全面融入城市方面,《规划》要求,加大全方位的人口集聚力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高非户籍人口融入城市能力,推进非户籍人口公共服务全覆盖,完善人口市民化配套机制。
积极吸纳外源性劳动年龄人口,促进市政服务、工程建设、交通运输等城市发展和服务领域的外来从业人员稳定流入,加大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技术工人引进力度,持续提升本地大专院校毕业生留烟规模。有序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城镇集聚,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稳定居住就业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
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实行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凡在城镇购房(或租房)居住、就业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均可按照自有房屋、近亲属房屋、租赁房屋或单位集体户、社区集体户的顺序进行落户,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市民化。完善城镇社区(单位)集体户制度,户口登记在社区(单位)集体户且具有家庭成员关系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依申请为其颁发家庭居民户口簿。放宽居住证明材料认定范围,推动居住证制度向常住人口全覆盖。探索打通各类涉及身份信息的政府数据系统,以居民身份证号码为关联,实现居住证、市民卡等电子证照的多证合一。
持续增强非户籍人口就业竞争力。支持非户籍人口接受职业教育,扩大职业院校面向非户籍人口的招生规模。完善职业培训补贴和生活费补贴机制,支持企业开展岗前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畅通入学渠道,优化简化入学流程。加强对符合学龄条件的随迁子女人口数据检测,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公办学校对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入学应收尽收,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公民同招”政策,不断提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随迁子女按规定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着力推进非户籍人口参加社会保险,基本实现法定人群社会保险全覆盖。
发挥港口综合优势,完善大物流、大通道、大信息布局,提升现代化基础设施和集疏运体系,发展海铁公多式联运,推进与沿黄省区的配套联动、互联互通,共同打造东联日韩、西接亚欧的国际物流综合枢纽。提升烟台蓬莱国际机场的综合承载能力,依托平台型龙头企业和园区,以产业链为纽带,建设一批产业共同体,共建黄河现代化产业合作示范带。强化烟台市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核心城市功能,打造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新高地,建设质效双优的制造业强市、富有特色的海洋经济大市、充满活力的宜业宜居宜游城市和全国清洁能源发展桥头堡,建设更具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盖鹏)昨日下午,“烟台无孤”启动半年汇报会暨烟台“手牵手圆梦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推进会议...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