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邹春霞 通讯员 牟琳 杨丽媛)“这样以后开着三轮车往山下运梨省劲多了,真是修好下山路,开启‘幸福路’。”近日,福山区高疃镇因梨而闻名的肖家沟村村民马永远大叔走在新建的水泥砖路上,赞口不绝得诉说着镇上为村民办的一件大好事。2021年,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高疃镇坚持把学习党史与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搭建线上线上平台为民销售农产品;投入200余万元对辖区村居、园区主干路进行道路交通设施安装,在辖区41个村实施全镇“户户通”工程;完成农村厕所改造5600余户,覆盖率达到92%;继续推进“四美村居”建设,先后动用机械设备600余台班,群众义务出工5000余人次,清理农村“四大堆”500余处……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高疃镇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头雁效应”,聚力攻坚难点、痛点,党委书记、镇长在一线倾听呼声,发现问题、解决难题,带头包帮重点民生事项,真正做好服务群众的“店小二”。
同时,为大力提升群众满意度,以“双零”服务为基础,搭建“区镇村”三级办事渠道和实现服务过程“零障碍”,结合群众及企业的实际需求,推出了“代缴办、委托办、上门办”的服务模式;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截至目前,高疃镇共发现环境卫生、安全生产、环保等底线问题600余条,切实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以“开门办民生”,主动解决群众诉求为最终目的,统筹各部门,真正实现了由“政府配餐”向“百姓点餐”的转变。
群众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接下来,高疃镇将继续以“学”为出发点,以“做”为落脚点,以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继续实施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力度,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将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新闻推荐
芝罘区培养“蓬莱小面”匠人 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蓬莱小面”培训班开班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张孙小娱摄影报道)近日,2021芝罘区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蓬莱小面”培训班在烟台市波丝蒂培训学校开...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