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王轶) 将一般性的保健品、普通食品吹嘘成能够“包治百病”的药品,刺激消费者高价购买,从中牟取暴利……说起保健品销售,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些,现在保健品的销售模式出现了“升级版”——张阿姨等几位市民不但高价购买了保健品,而且被忽悠存的数万元本金也被骗子卷跑了。几位上当受骗的市民日前来到烟台市公安局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实验区分局报警。13日下午,YMG记者联系了长岛警方,警方介绍,目前分局刑侦大队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张阿姨是长岛人,2019年经朋友介绍,买了几盒叫“某宝”的胶囊保健品。患有脑梗的老伴吃了以后,感觉腿脚比原来有劲了,说话也利索了,于是,老两口便对这种产品深信不疑。
这种产品价格不便宜,3360元只能吃一个多月,老两口退休金也不多,正在为难之时,“某宝”产品换了销售模式,“销售人员 ”给老人介绍,一次性投入2万元现金,给5万仓单,类似于“股市交易”:先给12大盒,剩下的先存到仓库里挂卖,每天提现 172.5元,200多个工作日解仓后能提出35000元左右。“销售人员”组了一个群,把老人们拉入群中进行宣传,老人们听了都很高兴,既能免费吃上保健品,还能挣到钱,于是张阿姨和其他几位老人纷纷投资,甚至把提现出来的钱又重新投进去。没想只过了两个月,就无法再提现了。
老人们急了,但不管是谁在群里只要一问提现的事情,就被踢出群、电话被拉黑,换电话打过去也被挂断。
1月13日上午,记者拨打张阿姨等人提供的电话号码,其中一个号码语音提示暂时无法接通,另外一个电话总是占线,记者分别用4部不同号码的手机分不同时间段进行拨打,均提示占线。无奈之下,老人们只好来到烟台市公安局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实验区分局报警。13日下午YMG记者联系了长岛警方,警方介绍,“某宝”涉嫌传销,目前分局刑侦大队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烟台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告诉记者,不法分子费劲心思摸清老人底细,在取得老人信任后,他们“放长线,钓大鱼”,时机一旦成熟,再迅速骗取老人钱财后跑路。
如何防止老年人购买保健品被骗?民警介绍,老年人提高防骗意识是关键。老年人要正确认识保健品的作用与功效、要多和子女沟通交流,购买保健品应通过正规渠道,比如一些大型药店、品牌保健品官方旗舰店等。 子女也应当告诉父母一些有关于保健品诈骗的新闻报道。社区等公共场所应做好防骗宣传工作,在公园等老年人活动较多的地方,悬挂防诈骗宣传语、设立防诈骗宣传栏。
新闻推荐
本报烟台1月13日讯(记者李楠楠)从福山区教体局获悉,烟台市福山区2022年义务教育段学生寒假转学网上报名时间:2022年2...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