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张绍贤骆功信高林YMG记者刘军)“前两天,打了一个志愿服务电话,今天社区的志愿服务队就来了,还送来了新轮椅……”蓬莱市身患严重关节炎导致下身瘫痪的75岁老人王学锋坐着新轮椅激动地告诉记者,当初打电话就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
时下,像王学锋这样得到帮助的群众越来越多,这得益于蓬莱创新社会管理、探索推出的一种新型志愿服务活动模式———“菜单式”服务,让居民不出家门就可以享受帮扶救助。
近年来,蓬莱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载体,整合社会志愿服务资源,精制并公开志愿服务项目“菜单”,让有需求的群众据单“点菜”。目前,全市12个镇街全部建立志愿服务分会,成立医疗卫生、法律援助等八大类志愿服务队56支;民间建立起雷锋爱心社等志愿服务团体13个,志愿者数量达到3.5万名。
建立动态志愿服务项目库,精心备好“菜单”。为摸清群众的实际需求,蓬莱将分散的青年志愿服务队、慈善义工等志愿服务组织纳入协会管理,以有救助需求的孤寡老人、烈军属、五保户、贫困家庭、贫困学生、残疾人等为主要对象,为居民量身定制志愿服务项目需求“菜单”,“菜单”包括治安管理、帮扶济困等十几项专业服务内容。与此同时,还结合志愿者职业特点、个人特长等进行登记造册,定好志愿者专长“菜单”,让受助者与志愿者能够有的放矢的“互动”选择。目前,该市已建立市区、镇街、村居以及志愿服务协会等四个层面的“菜单”,建成紫荆山敬老院服务、学雷锋下乡志愿服务等固定服务项目350多个,整理各类帮扶对象信息2000多条。
搭建多种服务载体,让群众方便“点菜”。蓬莱充分发挥互联网方便、快捷和信息通畅、号召力强的优势,把市志愿服务网站打造成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中枢平台,使受助者通过网络就能了解信息,网上预约帮扶,并在市、镇、村三级志愿服务站内张贴悬挂志愿服务项目和志愿者介绍,公开志愿服务站热线电话,接收申请服务。同时,由市统一按照团体和个人两个层面,组织各志愿服务队与敬老院、学校、村庄、社区等结成固定服务对子,定期开展服务活动;组织志愿服者与受助对象结成固定帮扶对子,长期、定向开展帮扶救助,做到受助群众便捷“点菜”和志愿组织“定向”帮扶相互结合。该市还结合雷锋纪念日、植树节、环境日等重要节庆假日,及时组织动员全市志愿者力量集中志愿服务,为广大市民送上“爱绿护绿”、“环保下乡”等丰富多彩的“特色菜”。目前,全市参与结对帮扶的志愿者2400多人,结对帮扶受助对象1200多人。集中开展大型服务活动120多场次,受益群众6万多人次。
新闻推荐
七大园区块状布局四大产业集群推进, 蓬莱:深耕蓝海托起产业高地
本报讯(通讯员张绍贤高林骆功信YMG记者刘军)“在建的检测车间近3000平方米,投产后的整车生产能力超过5万辆。”昨天,北奔重卡蓬莱公司一派繁忙景象,工人...
蓬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蓬莱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