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放!”伴随着整齐的口令,昨日上午,在蓬莱市北沟镇栾家口港深水海域,1600万尾优质渔业苗种投放大海。记者看到,整个放流船队共由23只渔船组成,其中放流渔船10艘。据了解,每一艘船都有200箱左右的苗种,共计1700箱。
上午9点30分,2012渤海生物资源修复放流活动暨山东海洋增殖放流周启动仪式在栾家口港码头举行。记者现场看到,包括渔业企业、渔民群众代表共1100多人参与到放流活动中,他们集聚在放流船尾携手将1600万尾优质渔业苗种放归大海。
渔民孙宗哲手拿苗种水桶,将1200多条牙鲆、鲈鱼、黑鲪等鱼苗放归大海。谈起增殖放流,他感慨地对记者讲,前些年,由于捕捞强度加大,海洋自然环境变化,渔业资源越来越少。好在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渔业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增殖放流规模不断扩大,渔业资源得到恢复,鱼虾丰仓的喜人场景又重新出现。
“烟台是海洋渔业大市,自1984年在全国首批开展渔业增殖放流工作以来,已经连续开展20多年。‘十一五\’期间,烟台市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放流鱼、虾、蟹、蜇等水产苗种27亿单位,为渔民直接增收14亿元。”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赵裕寿向记者介绍,今年根据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的增殖计划,烟台市积极争取资金3500万元,计划放流9.4亿水产苗种单位。据悉,今年烟台市增殖放流工作不管是苗种数量,还是资金投入都将创历史新高。
“为确保苗种质量,海洋渔业部门今年将在全市开展增殖站招投标,重新设定29家省级增殖站、48家市级增殖站。同时,利用全市统一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的契机,开展以打击非法捕捞为重点的渔业联合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加大对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水域的有害渔具清理和整顿,确保增殖放流的效果。”赵裕寿说。
YMG记者凌云鹏李鑫通讯员李宁张宇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6月14日讯(YMG记者刘军通讯员马丽娜)作为世界七大葡萄酒海岸之一的蓬莱,在深耕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同时,正竭力营造“葡萄酒城”的氛围。自本月起,从...
蓬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蓬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