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蓬莱新闻 > 正文

砥砺奋进追求卓越 魅力翠屏强势崛起, ———栖霞市翠屏街道城镇化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烟台日报 2013-07-09 18:01   https://www.yybnet.net/

翠屏街道隶属美丽的中国苹果之都———栖霞,因辖区内有翠屏山而得名。全街道辖58个行政村、4个城市社区居委会,面积85.91平方公里,总人口5.5万人。

近年来,栖霞市翠屏街道牢固树立“夯实基础,做强产业,高端引领,跨越发展”的发展理念,大力弘扬“开放、包容、理性,文明、和谐、创新”的城市文化精神,以“扼守栖霞城区南大门,打造栖霞南部新城”为己任,脚踏实地,干事创业,内提外展,北连南拓,提升城市发展空间,拉大城区发展框架,不断探索城镇化发展之路,取得可喜成绩。

规划先行高点定位绘就翠屏发展蓝图

翠屏街道地处栖霞城区中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作为栖霞市确立的“一区二镇三街道”六个重点发展区域之一,在全市的赶超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随之而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等现实问题也渐渐表现出来,城区内的繁华与外围城郊各村的稀疏冷清,内密外疏、内热外冷的不均衡格局,始终制约着城镇化的进程。如何让85.91平方公里的空间发挥出最大的膨胀效应,始终是翠屏街道党工委一班人思考最多的问题。做好街道整体发展概念性规划,大力推进城镇化发展进程,成为了翠屏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中之重。

2013年初春,栖霞市委书记李宁在翠屏街道视察后对刚刚上任不久的街道工委书记李万平说:“翠屏作为栖霞城区的中心,一定要做好规划定好位,在城镇化建设上先走一步,做出表率。”李书记的一席话让李万平感到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为此,他带领工委办事处一班人反复研究,按照“政府引导、群众为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务求实效”的原则,聘请了山东建筑大学等专家学者对全街道总体规划进行编制,按照“一年打基础,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的工作思路,初步构建起了“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条主线”的发展格局。一个中心,即:以城区为中心,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两条主线,即:围绕209省道,以枣行、南二里店、南三里店、南七里庄等村为支撑点,整合民营经济园区企业,重点打造苹果产业园,建设世界级苹果综合交易市场;围绕省道文三线,充分发挥翠屏的文化特色和国家级自然森林景区十八盘独特魅力,结合翠屏优美的环境、便利的交通、完善的服务、丰富的文化娱乐场所发展大型生态旅游项目。“干事首先要想事,只有想事才能干好事。有了这样一个框架与构想,在整体规划上实现新突破,翠屏的城镇化发展才会出现新的跨越。”李万平这样告诉记者。在具体的运作中,翠屏街道始终坚持“三高一化、五个结合”的标准,即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和科学化,实现城市化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城市化与发展经济相结合、城市化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城市化与突出街道特色相结合、土地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新农村建设上,该街道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以点带面、面上开花,在全街道打造2个“镇级示范村”,8个“模范带头村”的基础上,“走出去、请进来”,分批次组织了城关、南七里庄、大河北等村的支部书记和包村干部先后到曲阜市北元疃村、蓬莱市大辛店镇木兰沟村等地现场观摩学习,促使各村不断深入解放思想,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力度,力争用3年时间使58个行政村全面实现村内道路硬化亮化、村庄街院净化绿化,打造新型“美丽乡村”。为此他们同时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整合财力资源,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目前,该街道财政预算年度支农资金逐年翻倍,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每年高达200余万元,逐步形成了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支持渠道。

膨胀规模完善功能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翠屏街道民营经济园区一直是栖霞市民营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经过多年的努力,该街道已初步形成以大力矿山、德丰工贸、金明制衣、通润液压等企业为主的机械制造、食品加工、针织服装、机电装配四大支柱产业,成为该市“一区二镇三街道”六个重点产业聚焦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拉动了城镇化建设上台阶上水平。目前,民营经济园区落户企业达114户,年利税达1.9亿元。“一定要突出民营经济这个特色,把翠屏的民营经济园做大做强!”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刚刚上任的以李万平为首的翠屏新班子喊出了这样的口号。他们牢固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理念,将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让机关干部人人头上有任务、有指标,开展以情招商、环境招商、以商招商、全民招商,成效显著。近年来,瞄准高精尖项目集中发力,新引进三川矿山机械、腾顺水利机械等项目23个,总投资额达10.8亿元。同时,坚持“顶天立地”与“铺天盖地”并举,培植民营经济大户与鼓励发展个体工商户并存,每年确保有1个过亿元项目落户,现有个体工商户4057户,每年递增300户。李万平告诉我们,今年他们将重点做好核晶陶瓷石英坩埚、大力矿山等现有骨干企业的增资扩股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运鸿水利、润晨艺品等在建项目,确保工期与质量同步推进,促其及早竣工投产。

翠屏街道的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得到快速发展,与其优良的企业发展环境密不可分。一方面,创新管理体制,优化服务软环境。制定出台了《招商考核奖励办法》、《优化企业发展“十不准”》,以考核激励人、以制度约束人,充分调动广大干部为企业服务的积极性;建立“四个一”工作制度,即:“一个项目、一个机构、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形成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对项目建设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督办落实和跟踪服务。实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随到随办,使落户企业享受到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环境和优良的服务,为园区超常规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在硬件建设方面,他们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硬环境。以建设南部城市新区为目标,坚持打基础、利长远,在政策资金上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倾斜,采取“以土地和项目融资”、“多元合作开发”等多种模式,吸引多元化主体投资参与园区开发建设。目前,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亿元,完成了水、电、路、排水、排污、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基本实现“七通一平”,形成了“七横三纵”的主干路框架。其中正在修建的宽23米、长4.8公里的南外环路,竣工后将连接文三线和209省道,不仅能拓展园区发展空间,提高民营园区承载能力,还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市区向南扩展打好基础。此举,极大提振了外来投资者的信心,吸引了一批工业项目投资落户,推动了民营经济园区设施配套等硬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

该街道还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采取“农村支持企业、企业反哺农村、村企携手共建”的方式,定期举办劳动技能就业培训,吸收消化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带动村民持续增收致富。目前,在民营园区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近千人。

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

步作亭是城关村的一位村民,前不久他一家老少高高兴兴搬进了位于长岭小区的新家。他说,“我原来住的房子低矮破旧,现在每天清晨在幽静的林荫道上慢跑晨练,享受着绿的清新、花的芬香;中午,行走在大街小巷,感觉着城市的繁华与喧嚣;晚上,在文化广场健身后,回到家中,用的是天然气,洗的是热水澡,看的是有线电视,过着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真是做梦也没想到啊!”

步作亭的话说出了每一个城关村人的心里话。近年来,街道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入手,不断加速推进旧村改造力度。从2009年,城关村的搬迁改造启动,拉开全市旧城改造的序幕以来,18万平方米的长岭小区、翠屏御景项目已经竣工,旧城改造的破题之作———幸富茗苑一期工程即将竣工,二期工程马上开始,南小街旧村改造正在有序进行。街道办事处主任战亮告诉我们,下一步将根据总体规划分区域、分批次对东山体育场、城关解放村、西二里店、西三里店等村逐步实施旧村改造,确保项目压茬进行。同时,聘请了上海规划设计公司对翠屏河以南聚魁村、南二里店、南三里店区域进行综合规划,投资10亿元,打造集商贸、住宅、文化、产学研、旅游、商务六大板块于一体的苹果产业园;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成了东牟家庄、黄家庄等11处村级公路网化建设,总里程达18.9公里,硬化市场大街1.3万平米,全面优化了农村环境,3年内可基本形成“中心城区—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三级配套的现代城镇体系。

“城镇化建设不仅仅是让农民从平房搬进了楼房,而是要加强城镇公共服务功能,搞好医疗、教育、文化、体育、养老等服务设施配套,让他们享受到城镇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战亮如此说。近年来,翠屏街道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开展了村级主职干部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扶持等工作,加大了社保费征缴力度,全力保障了困难群体的生活问题;扩大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投资30余万元新建、修缮了7个标准化村级卫生室,配备了相关医疗设备,对全街道村民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真正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筹资30万余元,兴建了400余平方米的便民服务大厅,积极启动“农家书屋”工程,在12个村安装了体育健身器材,修建了文化广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城关村、上刘家等20多个村分别成立了舞龙队、秧歌队、腰鼓队,常年开展各种活动,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生机盎然。

上下联动长效管护农村环境明显改善

7月初,记者在翠屏街道大河北村采访,呈现在面前的是一派新景象:一条6米宽的主干道贯穿南北,清澈见底的河流玉带般环绕村庄,村内街道洁净,住宅整齐,在绿树红花的掩映下显得格外美丽。

村民告诉我们,过去的大河北村,鸡窝、鸭棚建在河边,草垛堆在河堤上,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四处乱倒,昔日的清水河变得臭气扑鼻。

“今年以来,街道机关干部深入每家每户,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了解群众的所需所盼,其中河道治理成为反映最多的问题。党工委、办事处在了解情况后,积极帮助我们争政策、筹资金,对村内二十多年来没有清理的河道进行了全面整治疏通,现在河堤砌起来了,垃圾搬走了,水清了,树绿了,老百姓们都拍手叫好。”大河北村党支部书记陈国明高兴地向我们介绍。

据了解,今年该村累计投资20万元,硬化街道3200平方米,并沿街栽植绿化树160余棵;投资15万元重新修建了村办公室,规范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投资10万元的爱心卫生室也即将启动,可有效解决百姓就医难的问题;其他村内路硬化、自来水工程也于今年全部列上了议事议程。

大河北村的变化只是翠屏街道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翠屏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开展“三问于民”和“两进两诺两评”活动为契机,进村入户听民声、访民情,把群众普遍反映的农村河道淤塞、环境脏乱等问题,做为重中之重的任务进行解决。目前,从栖霞的“母亲河”白洋河起源地———小灵山村顺流而下的8个村及另外两条支流沿途的13个村都在积极对河道进行清理疏通,还有15个村正在新建、改建村级活动场所、农村文化大院,一大批民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从中可以看出该街道新农村建设在持续向纵深推进,农村环境也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以前有句谚语‘各扫自家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在我们村就不存在这种情况,各家各户除了打扫自己的大门口,还清理村内集体道路,连角落也看不到垃圾。”釜甑村党支部书记衣成介绍。他们这种“美好家园大家建,三分建设七分管”的共识是翠屏街道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建立长效机制助推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范。今年翠屏街道从探索一套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入手,在引导村民建设新农村,创建生态文明村的过程中,注重提高村民思想道德素质,发动村民齐心协力建设家乡,维护村容村貌。在创建措施上,他们组织农村基层干部和包村干部到先进村学习经验,明确创建目标和创建标准,建立创建工作配档表,一周一调度,一月一评比。街道58个行政村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分别组建2-5人的卫生保洁队伍,目前共有保洁人员176人,配备了环卫清扫、清运工具、标志服装,主要负责对村内主要道路实行全天保洁,保证垃圾集中收集处理。

翠屏街道工委书记李万平介绍,他们将出资50万元配备1台垃圾清运车,购置80个活动垃圾箱,实现垃圾一体化处理,每年拿出20万元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奖励基金,鼓励各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真正让文明的新风在翠屏街道这片热土上扎根发芽。通讯员林新忠林向阳马晓明王强

城关村改造效果图

栖霞市委书记李宁视察南小街旧村改造

施工中的南外环路

十八盘风电

新闻推荐

蓬莱市委书记张代令———, 在转型中加快突破

本报讯(通讯员绍贤高林YMG记者杨春娜)“作为烟台北部增长极,蓬莱市将围绕做好向蓝色经济升级、向高端产业升级、向新型城镇化升级三篇文章,加快转调步伐,奋...

蓬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蓬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砥砺奋进追求卓越 魅力翠屏强势崛起, ———栖霞市翠屏街道城镇化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