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烟台苹果”这个身价80亿、中国果业“第一品牌”为啥被一些果农、果企束之高阁呢?昨天,记者专程到栖霞进行采访,希望能找出答案。
“栖霞苹果”曾红极一时
说起烟台苹果,“福山”、“栖霞”不容忘却:前者可谓烟台苹果的鼻祖,据《福山县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苹果就有“花红”之称;后者则在国内最早引种红富士,并开创烟台苹果产业化先河。
栖霞市果业发展局副局长郝文强说,栖霞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红富士栽培技术,此后不断扩大种植面积,苹果产量迅速提高。到1991年前后,栖霞红富士苹果种植已形成规模,而且技术全国领先。那时,郝文强还在栖霞一个乡镇任副镇长,他回忆说,1991—1995年栖霞苹果种植业迎来鼎盛时期,全国所有种植苹果的省份和地区都到栖霞来学习技术,引种苹果苗木,每年接待各地的“取经者”不计其数。在当时,“栖霞苹果”几乎成为“烟台苹果”的代名词。
栖霞人难舍“栖霞苹果”
“栖霞苹果的品牌推广在烟台也是最早的。”郝文强说,“我们2002年就在北京举办了首届栖霞苹果艺术节,这对于一个县级市来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我们的苹果艺术节一直延续下来,今年还办到了上海,并取得巨大的成功!”
通过多年的投入和发展,栖霞苹果的种植面积已达到66万亩,今年的产量虽比往年有所减少,也达到130万吨,而每斤平均收购价则比往年高出0.8—1元钱,每天从全国各地云集此处的经销商不下3000人,目前除存入600余座冷库等待年后增值的苹果外,鲜果基本销售一空。
在栖霞采访,记者时时处处能够感到当地人对“栖霞苹果”的爱戴。“‘栖霞苹果\’这一品牌不仅名声在外,而且栖霞人对这一品牌也有深厚的感情,难以割舍。”郝文强说。
对统称“烟台苹果”有顾虑
在栖霞一处果品交易市场,所有的苹果包装箱上都统一印有“中国苹果之都栖霞”的字样,“栖霞苹果”的品牌整合力度确实令人敬佩。郝文强介绍,栖霞从2005年起就开始申请地理标志商标,经过不懈努力,2009年12月15日,“栖霞苹果”终于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块来之不易的“本土招牌”,栖霞人格外珍惜。
而对于统一使用“烟台苹果”商标,不少果农、加工经销商都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顾虑”。“各县市区的苹果良莠不齐,如果都往烟台苹果上靠,会不会影响到栖霞苹果的名声和销量呢?”一位经销商忧心忡忡地说。
郝文强说,各地统一包装标识,有利于“烟台苹果”品牌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他对市政府的决策表示理解和支持。他说,“烟台苹果”品牌的建立和提升,不仅是简单的营销策划,还要兼顾原产地域、生产环境、人文环境、苹果品质等关键因素,使用这一品牌者应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一定的产业规模和明确的发展思路,从而提高“烟台苹果”的准入门槛。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何晓波通讯员通讯员宋文杰李翔宇)昨天清晨,栖霞市公路局200多名养路工顶着漫天风雪,奋战在辖区约240公里国省道干线上,昼夜撒沙防滑,保证了严寒风雪...
栖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栖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