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百姓的事哪怕再小,他都记挂在心上,有这样的好所长为我们保驾护航,那是我们的福分。
本报讯(YMG记者史崇胤通讯员姜坤莫松摄影报道)“刘少侠就是我们敬老院里老人的‘亲儿子\’,吃喝拉撒他都为我们操心,真是心细啊!”家住栖霞市亭口镇敬老院的孙大爷激动地说。孙大爷所说的刘少侠就是栖霞市公安局亭口派出所的副所长。八年多来,他把足迹留在了辖区的每一个角落,赢得了辖区群众的信赖。
28位老人眼中的“亲儿子”
亭口镇敬老院现有28位老人,由于受条件所限,老人生活中时常遇到诸多不便,对于这些“不便”,刘少侠想方设法帮助协调解决。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他成了28位老人的“亲儿子”。
国家对60岁以上老人出台养老金政策后,考虑到多数老人身患残疾,行动不便,他分批将敬老院老人接到派出所开具户籍手续,并联系乡镇民政所工作人员现场为老人办理相关手续。为解决老人理发难问题,他联系镇上的理发师每月月初到敬老院免费为老人理发、洗头,同时协调镇卫生院定期为老人查体。刘少侠还多方协调辖区中小学,在节假日到敬老院义务打扫卫生,帮老人们洗衣服,陪其聊天拉家常、一同联欢等,老人们见了刘少侠,就像见了自家的孩子一样亲。
18年的黑户一朝终结
2011年3月15日,刘少侠到辖区泉水夼村进行入户信息采集时了解到,村里的刘老汉1993年抱养一名女婴,由于当时没有办理相关抚养手续,孩子户口一直没有落下,现在孩子已满18周岁,由于没有户口,“小刘”遇到了不少麻烦。
刘少侠主动到户籍管理部门咨询相关手续。随后带着刘老汉和“小刘”做DNA亲子鉴定、到公证处做事实抚养公正、到计生等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考虑到刘老汉家庭困难,他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减免相关鉴定、公证费用。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小刘”的户口顺利落上了。抚摸着散发出油墨清香的新户口本,刘老汉老泪纵横……
刘少侠常说:“多走一步路,距离就与群众拉近一些;多说一句话,感情就与群众加深一点!”。
工作中,刘少侠紧密结合大走访活动,尽最大努力帮扶辖区的弱势群体,树立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良好形象。近年来,他先后结对帮扶困难群众5名,孤寡老人1名,捐助款物价值1万余元,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杨健通讯员汪晓阳)为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大力倡导“人人热爱体育、全民强身健体”的理念,近日,由栖霞市总工会联合...
栖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栖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