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孙楣涵通讯员徐春)近日,本报《残疾儿,我有一个心愿》见报后,在社会各界引发强烈反响,连日来,社会爱心人士纷纷通过24小时热线96110致电YMG记者,为残疾儿童献爱心。
再捐800本可建成书屋
昨日,家住栖霞市的赵先生到书店买了20多本图书送到报社,让记者转交。赵先生说,自己没有儿女,十分喜欢小孩子,希望能为孩子们出一份力,赶快把书屋建起来。记者发现,赵先生在每一本的扉页上写着不同的名人名言,“多读书,读好书”、“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
家住石沟屯的一市民也给残疾儿童准备了六一大礼包,30余本图书和许多可爱的玩具。
书屋需要图书1000余本,目前,来自社会爱心捐赠的图书有200余本,再有800本即可建成。
六一免费畅游鲸鲨馆
许多市民打来电话,想帮孩子们圆梦。“我们打算六一全家一起去鲸鲨馆,哪位孩子想去,我们可以带他一起去。”家住芝罘区的刘女士说。得知想看鲨鱼的孩子有120名,刘女士和家人能力有限,感到很遗憾。
昨日,鲸鲨馆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犹如雪中送炭。工作人员说,他们想帮孩子们圆梦,欢迎120名孩子免费畅游“海底世界”,过一个快乐、难忘的六一儿童节。
五名儿童需结对救助
本报与市慈善总会联合推出“六一,一起为孩子圆梦”公益活动开启后,不少市民想和需要帮助的孩子结成对子,结对帮扶。
记者与市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取得联系后,找到五名家庭困难、最需要结对救助的聋哑儿童,爱心热线:2103872。■聋哑儿童结对救助名单:
1、柳雯慧,女,聋哑儿童,年龄3岁,需自费植入人工耳蜗(13万元),父母均为农民,靠几亩果园为生,母亲在烟台租房陪孩子康复,柳雯慧的姐姐上初中,在校申请贫困生救助。
2、牟嘉伟,男,3岁,聋哑儿童,需自费植入人工耳蜗(13万元),父母均为农民,母亲在烟台租房陪孩子康复,牟嘉伟的哥哥也听不见,在聋哑学校上6年级。
3、孙枳浩,男,5岁,单亲家庭,父亲打小工为生,爷爷奶奶抚养孙子,年迈无业。
4、徐晨阳,男,5岁,自闭症儿童,需终生康复,父母离异,跟随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均为农民。
5、于佳文,男,4岁,自闭症儿童,需终生康复,父亲打小工,母亲无业。
新闻推荐
肇事车主,请你来医院看看, 被货车拦腰轧断的李言平一个月用去47万,肇事车主始终没露面
本报讯(YMG 记者李珑通讯员叶杏)昨天,《女子被货车拦腰轧断》一稿见报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不少读者纷纷拨打读者热线,对栖霞妇女李言平的遭遇表示同情,并质问肇...
栖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栖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