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6月25日讯(YMG记者常萌通讯员丁广冉)“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进行生产条件复查”、“抓好建筑施工工人教育培训”……目前,栖霞市在建工程79个,建筑面积38.1万平方米,建筑业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每个工作日都奔波在各个建筑工地,对建筑行业各个环节严把关,6个月内查出380余个安全隐患。近日,“安全生产烟台行”采访团来到栖霞市,对建筑行业安全生产背后的严监管进行采访。
早上8点,记者来到栖霞市腾飞路旁的一个建筑施工现场,施工队负责人与工地安全员正在召开雨水天气紧急会议。工地安全员崔喜海拿出手机告诉记者,“今天早上6点收到了来自栖霞市建筑业管理处的天气提醒短信,说今天可能出现雷雨天气,禁止施工人员高空作业。”崔喜海一大早来到工地,对各施工小组进行紧急工作调整通知。“每逢天气变化,尤其是大风、雨水天气,我都会收到建筑业管理处工作人员的提醒短信。”崔喜海翻出之前收到的短信告诉记者,“最近三个月内,我收到了近百条天气提醒短信,这些短信全部是工作人员免费给我们发送的。”
除了对天气变化及时提醒,栖霞市建筑业管理处在安全生产条件复查、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也加大监管力度。日前,栖霞市对全市持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企业逐一进行检查,对于条件达不到要求的企业,许可证一律不许延期。栖霞市建筑业管理处党支部书记徐学杰介绍,“栖霞市严厉查处转包、违法分包、挂靠、擅自变更主要技术管理人员等行为,有效解决了高资质队伍中标、低资质队伍进场的问题。”
在各施工工地,记者看到安监人员不间断巡回监督。“每个工程的安全监督工作都落实到具体人员。”徐学杰说,“安监人员每天要监督进场的机械设备是否安全可靠,现场的安全防护是否到位有效,现场人员的教育培训是否及时到位,安全隐患是否及时整改消除。”
在建筑工地施工的一线工人中,90%以上是农民工,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和操作技能低下。“部分企业对农民工不经过培训就上岗作业,这是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徐学杰说,“栖霞市加大了对施工现场各类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的检查。这是一项必检内容,一旦发现工人无证上岗或未经培训上岗,将对施工企业和项目经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停工整顿、吊销项目经理证书、降低企业资质等级处罚。”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姜晓通讯员新忠王强学刚言芳高晋)7月的果都,到处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派热闹场景。随着总投资100亿元的栖霞长春湖综合开发项目如期奠...
栖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栖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