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何晓波)19日,本报刊发《微博助阵烟台苹果》消息,报道YMG官方微博关注烟台果农,希望更多人替烟台苹果寻销路。这一消息引起众多读者关注,在芝罘区某单位上班的小刘连线记者对活动大为赞同。他表示自己老家是栖霞,也为老乡们辛苦侍弄一年苹果却遭遇卖果难忧心不已,希望爱心人士或单位予以关注。
小刘是栖霞市臧家庄镇栾家沟村人,他说:“我老家的是个小山村,光照好,无污染,苹果口感好、色泽艳,质量非常棒!”尽管如此,由于受大气候影响,今年苹果的销售形势也不太好,外地客商数量少了,质量把关也很苛刻,加上价格没有往年高,很多果农都挺犯愁。
虽然已经进城工作多年,但小刘一直关注家乡苹果的走势,对苹果种植知识和行情也了如指掌。他拿自己家为例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老爸种了12亩果园,平均每亩需套袋12000个,每个袋是0.04元,袋钱约需6000元。套这么多袋必须请人帮忙套,人工费就需要12600元,同样将来摘袋也是需要这么多的人工费。加上喷药、施肥、浇水约20000元的费用,基本的管理费至少也需要5万多元。
小刘说:“往年果贩都半路拦车抢着要苹果,往年我们家能收入10万元左右。今年非但价格降了两三成,老爸拉着苹果挨家排队还不好卖,早上拉一车苹果走,晚上摸黑回来有时也没卖完,愁得老人家饭都吃不好……”
小刘老家很多果农都跟他们家的情况差不多,有些家庭有孩子读书、老人治病,甚至更急需卖果,希望有购买需求的爱心人士能关注,也希望更多人通过YMG官方微博关注烟台苹果、帮果农分忧。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慕溯)昨日,栖霞市第一个烟台晚报小记者站在庄园中心小学正式挂牌成立,该校66名同学领到小记者证,正式成为烟台晚报小记者团队的新成员。这也是自2...
栖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栖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