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水头村位于海阳市北部。东隔榆山与岚店村相望,西与小庄相连,南与南水头村接壤,北与榆山后村及栖霞市东凰跳村、西五叫山村、东五叫山村为邻。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另一说为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隋姓来此定居建村。因建村于富水河上游,故命村名水头。明泰昌元年(1620年),村南又建一村,称南水头。为相互区别,本村遂改称北水头。
据北水头村村民口头流传,这里曾有一座神圣的寺庙(可能是道观,因村民流传是寺庙,故下文均称为寺庙),被当地人称之为“下院”,博物馆考察人员发现,在其周围还可以发现了一些清代的陶瓷碎片、桩子等,通过其历史、文化、建筑等多方面综合性因素考虑,突出海阳特色及独有的历史资源,故在海阳第三次文物普查时被列入海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日,记者前去下院遗址访古。从徐家店镇北水头村出发,出村三四里地,来到一处四周环山,前面有一条小河的果园地,这里便是下院遗址。对于“下院”的来历,村民们也不清楚,但有老者称,下院遗址的“下院”二字也可能是相对于“梦达寺”而称。梦达寺原址位于徐家店镇程家沟村,据史料所载,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路经此处夜宿,梦到达摩祖师为其讲授权宜,后果然得胜凯旋,遂斥资重修,名“梦达寺”。
四周群山环绕门前小河流过
说起下院,村主任孙月亭和几位老人滔滔不绝地讲述。
今年53岁的孙月亭对下院印象最深的就是,从他记事起就居住在这里的一位白胡子老头。
虽然下院离村很远,但孙月亭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顺着河沟一起来下院玩耍,40多年前的下院,还保留着一些残垣和石碑,这个有些荒凉的地方成了孩子们的乐园,“石碑是一个乌龟驮着一个石柱,两条栩栩如生的龙盘踞在石柱上,10年前我还在村里见过这个石碑,但是后来就不知道石碑的去向了。”
如今,变成果园的下院遗址已完全看不出当年的样子,甚至连颓壁残垣都找不到,站在下院遗址面前,而现如今这处平静的地方,在当时是一座气势雄伟,庄严神圣的寺庙。“西面那个岩壁像被刀砍下来与地面成直角的山,叫和尚盖(音)。上面有条能容一人通过的小道,叫和尚道。”听着孙月亭的解说,看着那处小山与地面,一个庄严神圣的下院影像出现在记者脑海:一座门前耸立着两个大石碑的道观,坐落在群山环抱处,一条蜿蜒的小河流经门前,庙宇里的道士出门汲水,途经西南的和尚道上山……
地主拆庙盖学校道士离庙成空屋
何为下院?何为和尚盖?这已无从考证。
经多方打听,80多岁的徐玉民和孙国枝老者为记者介绍了一些关于和尚道、和尚盖的由来之说,这座庙宇里住的是道士,但是在农村人眼里,他们把出家人都叫和尚,所以西南方向山上的那个道士经常走过的小路,人们都叫它和尚道,“和尚道所在的小山叫和尚盖,可能是因为岩壁垂直,山上树木遮挡阳光像伞盖一样可供道士乘凉,所以叫和尚盖吧。”对于和尚盖,两位老人推测道。
徐玉民告诉记者,在他小时候曾听村里的老人讲过,下院曾经有庙会,这里的庙宇后来毁于一位开明地主之手。那大约是满清末年的事情,当时下院的庙会很热闹,十里八乡的乡民过来烧香还愿。当时下院前面有大片土地,道士就在这片土地上种粮种菜。
北水头村有个开明地主叫孙奎山(音同),家境殷实在外求学,深受孙中山新思想影响。后来他从登州学府毕业后回到家乡,主张破除迷信,率人把庙给拆了,拆下的石头在村里盖了学校,让农民读书学字。庙宇被拆,道士们无处可去,与孙奎山起了冲突,当时正值国共关系紧张时期,他们便以“孙奎山是地下党”的名头到归国民党统治的县城告状,孙奎山听到消息后就“跑路”了,至于孙奎山是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就无人知晓了。虽然孙奎山逃了,但是庙宇已经拆除,道士们最后也走了,下院就剩下了个庙架子以及庙宇的一些残留物。
虽然他们知道那里曾经有过庙宇,但是从他们记事起,下院就搭起了房子,徐玉民详细回忆了他记忆中的下院:在下院的基础上建起了三间房,连接个小院;门口处有两个大龟驮着的石碑———这个石碑还是当年的庙宇留下的;院子左侧10米左右有个用石头砌成的塔。当时一位张姓老者就住在这三间房里,道士拥有的大片土地也由张姓老者接手。
郝姓老人一句话大片土地归海阳
住在下院的张姓老者,后来去了女儿的村庄,他离开四五年后,一位姓郝的老人住了进去,孙月亭小时候见到的白胡子老人就是这位郝姓老人。
多年后,地方上要明确行政区域分界,而下院正处于海阳与栖霞分界的地方,到底该划分给海阳还是栖霞,工作组的人员来询问郝姓老人,最后以老人的决定确定了边界,将这一大片土地划分给了海阳。
郝姓老人为什么选择海阳呢?原来,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当时老人住在下院后,便在山上的土地上种了一些粮食等农作物。由于只有一个人,常常看管不过来,而当时临近村庄的村民经常来帮助老人,老人或许是因为感谢这些村民,所以,当工作人员询问时,老人选择了海阳,并将属于下院的大片土地带到了海阳。
新闻推荐
栖霞女子被男友带走“失踪”, 家人以为遇害,民警六年后找到“被害人”
YMG记者张韬通讯员明宏栾华“俺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俺闺女了,没想到……”昨日上午,栖霞公安刑警大队里,一位衣衫褶旧、两鬓斑白的中年汉子紧紧抓着办...
栖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栖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