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互联网+”的奇迹诞生在果都栖霞。
不久前,以“栖霞苹果、苹分秋色”为主题的首届淘宝网栖霞苹果节落下帷幕。三天时间里,淘宝网免费集合PC首焦、顶通、无线首页等媒体资源,全力“叫卖”栖霞苹果。栖霞苹果更是不负众望,创造了72小时销售12.3万单,合计123万斤、实现销售收入1088万元的新记录。
远在意大利的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马云闻讯给栖霞市长打来“预约”电话,“强烈要求”栖霞苹果参加淘宝网年底的“年货节”。
放眼全国,“互联网+”浪潮风起云涌,搞农产品电商的县市不计其数。淘宝网,怎么就盯上了土生土长的栖霞苹果?
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接连几天在栖霞寻找答案,恰巧遇到了西城镇党委书记徐海勇。说起徐海勇,可是栖霞有名的“电商书记”,参与这次网货节的12家主力网商,就全部来自西城镇电子商务协会。“这几天店铺的浏览量还在上升,活动的余热还在发酵。”聊起网货节,徐海勇又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秘密数字”:活动起初,淘宝网只给了4万单的计划,没想到一下卖到12万单!
“数字最能说明一切。”此次活动发起人之一、同行的栖霞团市委书记王恒齐说,从4万单到12万单,正是栖霞苹果巨大市场价值和市场空间的体现。“淘宝青睐栖霞苹果的前提,是对栖霞苹果的充分认可。”王恒齐说,就连同为烟台人的阿里巴巴合伙人王帅也说,“栖霞苹果好吃!我们要把最好的苹果卖给淘宝客户。”
此言不虚。地处胶东半岛中心的栖霞,在国内率先大规模开展现代苹果栽培,因种植面积等“六个全国第一”被命名为“中国苹果之都”,一直是引领中国苹果市场的风向标。
守着“金字招牌”,如何搭上“互联网+”的快车?记者驱车赶往西城镇电子商务协会,也就是西城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所在地。在宽敞明亮的众创中心,大学生志愿者崔浩南正指导一位村民进行网店的页面设计,两人不时交谈着,十分投入。“可以这样说,只要村民想开网店,带上身份证来这里就行,所有开店流程都由专人代办。”兼具“创客”和“志愿者”两种身份的崔浩南说。
不得不说,弄潮“互联网+”,栖霞人的确是做足了准备。在栖霞,像西城这样的镇级电子商务中心,已遍布唐家泊、庙后等“苹果重镇”,半年来就开展专题培训10期,培训学院2000多人次,年内,3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也将建设完成。为提供适合电商发展的基础平台,栖霞还促成了阿里集团“千县万村”村淘工程落户,在最基层招募农村淘宝合伙人。为打通苹果运送的“最后一公里”,又组织实施“仓储物流下乡”,引进顺丰、中通等18家国内知名物流快递企业入驻。如今,栖霞在淘宝、天猫、1号店等电商平台已开设旗舰店12家、各类网店近千家,建成“中国苹果交易网”、“中国苹果供应商”等行业门户网站16个。“互联网+苹果”的特色文章,栖霞做得风生水起。
店开起来了,名头响了,恶意竞争者也出现了。“同样打着栖霞苹果的旗号,有卖家的价格一斤比我们便宜两块多。当时觉得这买卖没法做了。”西城镇村民孙大川说起曾经的“伤心事”,脸上还带着些不平。
不过现在,这点情绪早就变成了满满的自信———以此次淘宝网货节为契机,栖霞推出“统一发货基地+质量追溯体系”,带动网销苹果走上生产、加工、配送全程规范化发展轨道。对于发出的每一单苹果,消费者都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苹果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的身份信息,向“假栖霞苹果”宣战。
“互联网是个好东西。可光坐在家里喊口号,空等,绝对什么也办不成。”栖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兆宽说。
“互联网+,加的是‘敢为人先\’的互联网意识,加的是深耕品牌的‘守正出新\’,否则,再好看的秀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法长远,更带不来效益。”山东工商学院社会经济学教授刘永策说,从这个意义上看,与其说是淘宝网盯上了栖霞苹果,不如说,是栖霞苹果一步步为自己铺就了站上“互联网+”风口的资本。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YMG记者高伟慕溯
新闻推荐
进入11月份,天气渐寒,深秋的落叶染黄了山丘树林,以赏秋、登山、温泉和养生为主题的旅游活动逐渐火起来。昨天,记者从市旅游公共服务中心获悉,整个11月,会有8期《市...
栖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栖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