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王强建芹言芳海超YMG记者慕溯)阳春三月,生机盎然。行进在果都栖霞,伴随着机器轰鸣声,到处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记者从该市相关部门了解到,3月18日、19日,栖霞经济开发区、桃村镇先后举行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从而拉开了该市项目集中开工月的序幕。
据了解,“项目集中开工月”期间,栖霞市将陆续开工重点项目90个,总投资达到263.5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今年项目集中开工的最大特点,就是量增质更优”,栖霞市发展改革局相关领导介绍。据了解,这些项目不仅投资额度大,其中过亿元项目达到50个,碳纤维复合材料、万华超细纤维、胶东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等6个项目投资还超过10亿元,而且质量层次高,项目涉及汽车零部件及机械制造、清洁能源、旅游、电子信息及基础设施等多个产业和领域,预计年内将完成投资86亿元,36个项目建成投产。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利税20亿元以上,成为栖霞市财源建设新的增长点。
在栖霞经济开发区项目集中开工现场记者了解到,经过前期详细的准备工作,有15个项目同时开工,这也标志着该区吹响了项目集中开工的“集结号”。而其中,万华超细纤维、长裕玻璃三期、木森冶金铸造耐高温合金管等项目,更是格外引人注目。木森冶金铸造项目总投资3.8亿元,占地200亩,分耐高温合金管和自动化物流项目两部分,其中耐高温合金管项目计划引进国外先进设备50台,专业生产核工业、石油工业专用的镍基高温合金标准管、异型管。项目投产后,年生产高温合金管3000吨,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利税1.13亿元。
工业经济发展,栖霞市始终坚持高端高质高效,全力加速经济转型升级。他们把生态工业作为强市的主动力,以“5430”工程为抓手,以20公里生态工业经济长廊和台湾农民创业园为主战场,加快生态工业向高端化、集群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有效推动了发展步入总量扩张、结构升级、效益提升的快车道。
提升发展传统产业,围绕优势特色、提档升级,鼓励水泥建材、纺织服装等产业延伸链条、加大技改、强化创新,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品档次。膨胀发展潜力产业,围绕体量增大、效益跃升,加快元禾涂装、华聚新材料等在建项目推进,碳纤维复合材料等签约项目跟踪落实,力争年内汽车零部件及机械制造产业规模突破70亿元、清洁能源产业总装机容量达到57万千瓦。扶持发展新兴产业,围绕快速兴起、突破成势,紧跟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引进培育新兴产业项目,加快华安通讯、万华超细纤维等优势项目建设,推动新兴战略产业突破性发展。并加快“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步伐,年内新增市场主体3600户、规模以上企业10户以上,力争众和机械、鸿庆包装等挂牌“新三板”,地元生物科技在国外上市。
抓好项目建设的软环境,栖霞市一方面为每个项目都确立了包帮的市级领导和责任单位,要求对项目要“敲开核桃”逐个分析研究、破解难题,真正做到跟踪服务不间断、解决问题不拖延、不到竣工不松劲,尽快把项目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以深化改革、简政放权为突破口,切实做好权力的“减法”、服务的“加法”、效能的“乘法”、潜规则的“除法”,最大限度地激发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全民创大业的热情,促进企业不断突破发展瓶颈、快速做大做强。
新闻推荐
张江汀在栖霞海阳调研时指出, 打造胶东红色文化重要板块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本报讯昨日,市委书记张江汀在市委常委、秘书长李树军的陪同下,先后深入到栖霞市桃村镇大楚留社区,凤凰庄胶东抗大旧址,康家村栖东县委县行政公署成立地、北海抗日...
栖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栖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