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奔跑吧》官宣新一季明星MC名单,原班人马中的中流砥柱邓超、陈赫与王祖蓝以及人气明星鹿晗将告别节目,而在2018年综艺舞台上大放异彩的朱亚文和王彦霖,以及在韩国出道的新一代偶像黄旭熙与宋雨琦,将成为跑男团新成员。作为第一批尝试新模式的真人秀,“跑男”自2013年开播后曾经一度霸占国内综艺节目的头把交椅,节目所拥有的七名大牌MC阵容也开启了明星综艺时代,“跑男”可以说是综艺走向大制作的一块里程碑。这档老牌综N代已经走到第七个年头,实属季播综艺中的奇迹。明星嘉宾更新换代不仅意味着该节目通过更换血液自我提升的一个机遇,同时对于离开的明星来说,把重心放在综艺节目的日子即将翻篇。综艺节目与明星,在度过将近六年的蜜月期后,又到了重新思考彼此关系的时候了。
观众的好奇心和窥私欲 催生明星参加综艺
在2013年前后,“引进成熟的节目模式+国内知名艺人出演=爆款综艺”是一个可以成立的等式。那时,除了在专业竞技和选秀类的节目中,最活泼的桥段就是在评委席上插科打诨,还有《快乐大本营》老牌游戏节目和访谈节目,每一期都是处于宣传期的明星,热热闹闹地玩一些室内游戏,其他时候,观众几乎没怎么见过大明星撒丫子欢快“放飞”状态。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奔跑吧》《极限挑战》《爸爸去哪儿》等一系列由明星担任MC的室外真人秀隆重登场。观众通过或刺激或滑稽的游戏环节,目睹了完美形象的女神素颜滚泥潭的窘迫,见识了票房影帝机智过人的谐趣和搞怪……观众因为好奇心与窥私欲,对这些节目欲罢不能。
真人秀通过游戏和场景让明星嘉宾处于更加真实的拍摄环境中,促使他们在极限状态中表现出真我,再加上精巧的人设引导,使大明星得以平凡化与细节化。一方面,这让不少明星的形象更具层次性,开启新兴事业巅峰;另一方面,一些不被熟悉的明星在出演综艺后,通过节目中的人设提升国民度。这也是为什么直到现在新晋偶像团体依然会选择综艺来奠定自己的基石。当然,这也造成了一个反作用,即明星回到荧屏或大银幕中塑造影视角色时,戏中人与观众的距离又拉不开了,角色的高度自然就差。
观众成长后 明星靠综艺翻红难度加大
一项数据记录,2017年电视综艺播放量TOP15中100%都是真人秀,竞技类占据了将近1/3。且不说数据精细与否,2017年已然是“全明星皆综艺”的景象,也是这一年,我们开始明显地察觉到综N代的颓势与明星上综艺的效果失灵。比如《花儿与少年3》一旦收敛了勾心斗角的节奏,立刻用和谐友爱的节奏换来了收视平平,这档节目从此再无高潮;而一些流量配置满满的节目竟然也没在综艺史上留下色彩,成堆的明星做了各种各样的任务都吸引不了观众的兴趣。最浅显的原因是——观众成长了。
节目短时间内的井喷很容易透支观众的新鲜感,观众不仅对游戏环节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也敏锐地察觉到剧本的痕迹,并且开始厌恶套路化的出演方式。当女艺人扎堆在亲子类节目和户外真人秀出镜,这时赵薇在《中餐厅》中精明能干的老板娘形象就夺人眼球了,一方面与她营造的小燕子经典形象形成反差,另一方面与她近年来营造的投资人形象互相应和,与此同时,主打同学情和怀旧牌圈粉无数。可惜,到了第二季,赵薇的形象并无更大突破,节目基本照搬第一季的路数,而在此之前,刘涛早以“知心大姐”的贤妻形象更新了老板娘的代言人,中生代女星暂无其他招数。这也充分证明,同类型的演员可以在丰富镜头语言中塑造不同的角色,但在综艺这个简单的“秀”里,人设相对单薄,越到后面明星企图靠综艺翻红的难度就越大。
综艺节目邀请嘉宾 需对明星定位清晰
相比老牌热门真人秀及其中的明星有明显的颓势,一些新形态和垂直类的综艺节目反而表现出意外强劲的“造星能力”。最典型的就是《明星大侦探》,节目捧红了明侦五人组,尤其是年轻一辈的白敬亭、鬼鬼、王鸥,包括后来的刘昊然、张若昀等,靠这档烧脑的探案推理节目圈粉无数。作为一档定位更垂直的节目,很容易找到自己的目标观众,以及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嘉宾。比如推理爱好者对于嘉宾的逻辑、分析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娱乐只能作为锦上添花的加分项,同时这档节目以情景剧的形式呈现,因此也需要嘉宾有一定的演技。与《明星大侦探》类似的还有《奇葩说》、早期的《火星情报局》这样强调口才和反应能力的脱口秀,以及《声入人心》《声临其境》这样展示专业领域内拔尖人才的竞技节目,综艺节目对于明星嘉宾的需求和定位越清晰,越具有独特性,也就越有利于明星和节目彼此需求匹配,且容易出挑,被观众记住。
新闻推荐
大年初一19:30见,马德华再扮猪八戒、蔡徐坤搭档杨幂、宋小宝携手林志玲 我爱我家原班人马今晚齐聚北京春晚
霍思燕、杜江和儿子“嗯哼”杜宇麒表演。《我爱我家》演员多年之后重聚,给大家带来新春祝福。2019年北京电视台春节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