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夕
■怀胎还需十月,读书更是一生之事,是润物无声的慢进过程,只有坚持读书,坚持阅读才能见成效,才能检验所读之书是否有用
日前,演员赵丽颖关于“世界上最大的谎言是‘读书无用’”的读书论断引爆舆论。4月23日,时值世界读书日,我们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然而,不争的事实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在乡村,为什么很多成年人情愿每天打麻将或扑克,都不愿意翻一翻书?而很多年轻人情愿辍学去打工干苦力,也不愿意进学校读书?当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兴起读书热潮的时候,在贫困地区,依然对阅读没有任何兴趣,“读书无用论”依然大行其道。
赵丽颖说“阶层固化,从你相信‘读书无用开始’。”我们深刻剖析这句话的两层含义,一是读书可以帮助你从低层进入高层实现人生跨越;二是不读书,你永远在固有的阶层里固步不前。这让人们把读书变得功利,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物质基础”。也就是说,读书可以成为你获得金钱、权力、物质等基础,从而决定生活品质和阶层,但阅读知识是人的能动行为,且知识是精神食粮,是上层建筑,当它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反而会对你获得物质基础产生积极影响。这种影响可以变现为实实在在的货币或者实物,也可以表现为人的精神、情绪、素质等,当这些互为作用后,就会给生活给人生带来无限的可能。
自古以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一直是荣耀的事情。但随着现在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阅读方式的改变,人们反封建求进步,急于求成,以致矫枉过正,认为“读书无用”,这是在时代发展的催化下将读书看得太功利的结果。“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并非只是为了多么功利的目的,而是为了提升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对于一个民族,尤其是一个全民素养有待提升的民族来说尤为重要。比如,当前十分火热的宝马女维权事就让我们很多人惊醒,原来读书和不读书差别那么大,“读书无用论”是全社会共同撒的谎。也许你会反驳:“比尔盖茨辍学也一样能成为世界首富”。但,世界只有一个比尔盖茨,而且比尔盖茨已经考上了世界著名大学。现实中,比尔盖茨、乔布斯、马云都是个例,个例代表不了整体,所有拿个例讲道理,难以成立。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读书,读书,于国家于个人,永远是百利无一害。
温家宝曾经说过:“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可见无论是一个人抑或是一个民族要有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读书。而当前我国的阅读氛围不容乐观,读书的方式由传统的纸质媒体转向电子化阅读,人们要么不读书,要么微阅读或浅阅读,读书的初衷也越来越功利化和娛乐化,这必然会导致民族信仰的缺失和社会风气的浮躁。要提升全民族的素养,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政府必须承担起文化建设的责任,倡导全民阅读。“读书无用”的变现形式是对阅读的忽略或无兴趣,更为甚者,是认为阅读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无法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辨,就会发现,一样的时间刻度里,公交车上、火车站、飞机场.你只要有空就会拿着手机摆弄,刷微博、玩游戏、看视须,谈到读书就说没有时间和空间,可读书要花时间,不读书也一样浪费了时间,回头一想,书没读好,时间没了。所以,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怀胎还需十月,读书更是一生之事,是润物无声的慢进过程,只有坚持读书,坚持阅读才能见成效,才能检验所读之书是否有用。其次,才要爱读书,读好书。我们要从自身出发,激发内生动力,认识到读书才可以让人进步,让人离“所想所得”更近。此外,政府要以倡导全民阅读为契机,建设文化城市、文化社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为全民阅读提供硬件的保障,引导人们养成随时随地阅读的习惯,提升民众的精神素养,塑造城市人文景象、打造城市的新名片。
当人人都读书,人人都爱阅读,日积月累,久久为功,相信,一切都能如您所愿!
新闻推荐
□记者陈巨慧报道本报讯记者从片方获悉,五月天最新演唱会电影《五月天人生无限公司》日前宣布定档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