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教师节将至,祥和的气氛中,偏偏有一对师徒画风突变,公开反目,引来一大片吃瓜群众,因为他俩太红了——一个叫郭德纲,一个叫曹云金。师父将弟子骂得狗血淋头,“欺天灭祖悖逆人伦,寡廉鲜耻令人发指”;徒弟反击手撕师父,“我最清楚你那些见不得光的事”,卖点十足。
且不说老郭家那些散发着浓烈封建气味的破事,师徒间的恩怨从来不罕见,万世圣师孔子斩钉截铁一句“非吾徒也”封杀冉求,梁启超对恩师康有为从舍命追随到分道扬镳。高下之别在于,贤者们师徒陌路是因为理念相悖三观不同,以郭家班为代表的师徒关系却是被名利耍得穷形尽相。
每个大咖都曾经二过,年少轻狂时各种看不惯,嫌老师守旧、刻板、迂腐。连国学大师季羡林年少时都曾在日记里骂过清华教授:“妈的,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温文尔雅的钱钟书也曾口吐狂言:“整个清华没有一个教授有资格充当钱某人的导师。 ”若干年后,两位大师毫不避讳说过这些错话,不怕掉粉遭黑,还公开出版,抱着幽默的态度自嘲自省。
○中国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视教育、重视孩子的独立人格。数据称,截至去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539万,老师、学生、家长,形成一个微妙而备受关注的生态圈。家长对老师的态度,很容易滑向两个极端:取悦或挑剔。恰逢开学初,站在老师视角的一篇《家长群里哪五种类型最招人烦》在坊间很火,“讨好刷屏型”和“护子心切型”是比较典型的两种,前者开口必嘘寒问暖“您辛苦了”“保重身体”,后者唯自家孩子独尊,吃点小亏或磕碰一下就要责怪老师、上纲上线。
孩子的校长在开学典礼上说过一句很酷的话,我非常赞同:老师和家长不要做朋友,而要做伙伴。亲密的朋友之间免不了人情冷暖、贪嗔痴怨,而伙伴意味着合作,意味着基于一个共同目标而达成的信任、尊重、理解、默契、包容,以及适度的距离和分寸感。礼物不如理解,奉承不如信赖,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是面对老师最好的相处模式。
○师长、夫子、师傅、西席、先生……尊师是渗入中国人血脉的传统。与师者有关的故事中,最具名士风范的要数一字之师。唐朝齐己和尚酷爱写诗,在某个落雪的冬日情怀爆表,写了首《早梅》,有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出好诗激动啊,他带上新作拜访诗人郑谷,等于今天发朋友圈晒文特意艾特一下某位好友。郑谷读后大大点了个赞,又建议:“既然是早梅,‘数枝\’不如‘一枝\’有意境。”齐己当时就给跪了,是真跪,从此尊称郑谷“一字之师”。一个字的指教就可以称老师,多么虚怀若谷啊。
老师这个有分量的称谓,看重的不是形式,而是精神内核。日常中,恩师何处不在呢?狭义的老师是三百六十行之一,而广义的老师,可以是一切鼓励过你、提点过你、扶植过你、纠正过你、启发过你、引领过你的人。可能是友人、同事、领导,甚至一面之缘的陌生人。他们在你成长的每段路上留下雪泥鸿爪,一点一滴影响着你的精神世界。
□本报评论员李红春
新闻推荐
经纪人,这个之前娱乐新闻里代替明星发声的一个名字,如今自己成为新闻的主角,这绝不只是经纪人从明星背后走到公众眼前的身份转换这么简单。背后息息相关的,还有整个娱乐圈明星经纪模式的改变、明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