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某影视作品拍摄多数时间都是替身在拍戏”的爆料,将替身这个现象又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当下的影视圈,明星片酬疯涨的同时上述怪现象层出不穷。“你去横店影视城看看,就会知道替身有多泛滥了,一些明星的戏份,可能超过一半都是各种替身完成的。”如今,替身演员这个行当,正变得越来越细分,而与之相对的,是“偶像”“小花”们的演技屡屡被观众诟病。
替身行当多
明星演员拍戏过程中,总会遇到高难度或者特殊性的镜头,导演组担心演员们难以完成,于是就出现了“武替”“文替”以及“光替”。“武替”主要负责打斗或危险镜头,“文替”是替演员的背影或者全景里面的镜头,“光替”则是替演员站位,在剧组换机位打光时需要其一动不动站在原地。知名编剧汪海林直言,以前的替身演员一般都是以应急措施而存在,“一部戏的许多替身演员,往往备而不用,因为主演出状况的情况并不多。”
近十年,随着影视行业的发展,出现了各种替身演员。在冯小刚导演的《夜宴》中,替身演员邵小珊因为替章子怡出演裸露镜头,让“裸替”这个词被大众知晓。随后,行业内又出现了“发替”“脚替”“手替”……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如今还出现了替明星挨耳光的“抽替”,甚至是替明星吃饭的“饭替”。
替身演员的身价分三六九等,“裸替”是替身演员中收入较高的,“武替”次之,其次是“文替”,待遇最低的是“光替”,片酬只比普通群众演员略高一些,基本无技术含量。
市场的需要,也使一些替身演员脱颖而出:被姜文导演挖掘出的周润发的替身演员文祥、范冰冰的替身演员王亚楠、赵丽颖的替身演员李可等,已逐渐走出明星替身的局限,开始拍自己的戏。但这样的幸运儿在庞大的替身演员群体中实在太少。已经干了三年武替的金龙最近正在考虑转行,“承担了大量的戏份,但太危险,收入却不及明星的一个零头,真的看不到希望。”
明星时间金贵
替身演员的大量出现,无形中让不少当红明星不再把表演放在心上。有网友爆料,自己曾去《孤芳不自赏》探班过好几次,结果发现多数时间都是Angelababy的替身在拍戏,包括台词、正面特写都是替身拍的。而一位熟悉该剧组的人士透露:“Angelababy的活动实在太多了,5月和6月都是一个月拍半个月的戏,剩下的半个月当然要用替身了;男主角钟汉良只拍了5月和6月两个月,7月就拍新戏去了,所以男女主角同时拍的戏份不超过1个月。”一位影视行业观察者直言不讳地指出,经纪公司不会让当红艺人闭关拍戏几个月不出门,各种走穴圈钱其实就是一个被过度消费的过程。
其实演艺圈中滥用替身早已遭人诟病。在1994版《三国演义》中扮演吕布一角而为观众熟知的演员张光北透露,当年为塑造吕布这个角色,他每天早晨先去骑马,吃饭后拿着方天画戟练,把三英战吕布的那套对打练得滚瓜烂熟,“那会儿没替身,演员花几年心血在角色里,沉淀出的是什么,不言而喻。”
亲力亲为拍摄危险场景的当红明星,在当下已成稀缺。长期在剧组工作的胡先生表示,不少演员进剧组都签了巨额保险,他们的安全当然是重中之重,替身的使用能很大程度上降低风险,“如果受伤的是当红明星,那剧组的损失可就大了!”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替身演员的滥用,与近些年电视剧越拍越长不无关系。
一位常年在横店从事电视剧制作的业内人士介绍,以前一部20多集的电视剧,拍摄周期为3个月,现在的电视剧动不动就超过50集,而制作周期并没有相应增加,“很多剧都是集中拍摄和分组拍摄,演员档期通过替身可以协调开,也能赶进度。”他还透露,一部古装大剧中,男、女主角有3个至5个替身,很常见。
事实上,国际影视圈通行的准则是:表演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好的演员都不希望在自己的创作中出现替身。在电影《云图》中,汤姆·汉克斯亲自扮演一具树林中的死尸,在地上一躺就是几个小时;近几年的《碟中谍》系列电影,尽管主演汤姆·克鲁斯身手不再如年轻时矫健,但重要的动作戏,他都拒绝使用替身。
业内人士指出,滥用替身,造就的只能是“快餐式”的作品,“当观众更注重演员演技的时候,刷脸终究难以持久,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个格局会有所改变。”不过,在汪海林看来,指望经纪公司和制片方减少替身的使用,不太现实,“还是要靠他律的影响,比如我们的演员评奖体系,拒绝把奖项颁发给大量使用替身的演员。” 京语
新闻推荐
据猫眼电影数据,国庆7天总票房约为15.8亿,同比去年缩水2.8亿,跌幅约达15%。这是近10年来,内地国庆档票房首次出现下跌。难道是中国电影市场开始疲软?中国影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饶曙光在接受采访时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