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近闻名的“养鳖村”——福绵管理区沙田镇六龙村,笔者见到一些村民正在忙碌着把长得茂盛的龙眼、荔枝、速丰桉砍掉,觉得挺纳闷:这些有十多年树龄的荔枝已挂果,速丰桉未长成材,好端端的树木,这么砍掉多可惜。
一打听才知道,村小学要在这里建新校舍。说起这事,村支书陈绍坤和笔者聊开了。
■■养鳖富裕,学校危房成心病
六龙村既是革命老区村,又是水库移民村,共和水库在其境内,全村556户2810人有四分之一是库区移民。这些年,村里实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发展以养殖龟鳖为主的特色生态农业,村民们的生活日渐富裕起来。
六龙村人富而思进,富而思源,热心公益事业,踊跃集资捐款硬化村道、建村门、安装路灯、绿化村道、捐资助学……办了一件件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可有一件事却成了大家的心病:村小学校舍狭窄;校门前是村四级公路,学生上学不安全;更让人担心的是教学楼、综合楼和校门均属危房。
为了妥善解决这一办学难题,村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大家一致同意把新校址搬迁到龙板自然村的一块荒坡地,计划征地15亩,涉及农户30户。
■■建言献策,主动让地建新校
场地解决了,但资金短缺又成了搬迁校舍的新难题。
今年5月初,村里再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让大家建言献策,共商发展大计。沙田镇党委书记、包村领导干部、村小学校长参加了会议,会议内容包括建设新校舍、新村委办公楼、公共服务中心、五保新村、卫生室、绿化美化村道等新农村建设内容。第二天,村里组织村民代表、部分村民共100多人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北流市罗政村参观学习。通过学习,大家的眼界开阔了,觉悟提高了,建设新农村的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
5月9日,该管区在村里召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强党建、促产业”现场工作会。5月10日晚,村“两委”趁热打铁召开被征地户座谈会,把管区统筹整合资源推进六龙村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试点工作的目的和决心告知他们。
“学校需要用地就先让学校用。钱得不到那么快不要紧,先把地让出来。”座谈会上,72岁的陈堂志抢先发话。老社长党员钟章坤力挺陈堂志。大家踊跃发言,个个愿意,纷纷表示:目前学校用钱紧缺,先建好校舍,等到有了钱再给他们。有个别地块面积少的农户还提出把地无偿献给学校。
“以为要好几天才把地征下来,谁知一夜搞掂。”镇包村领导干部有点感到意外。
目前,被征地户已与村委、学校签订了协议书。学校已丈量了土地,被征地户不但不要青苗补偿费,而且主动砍树让地。
在龙泉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笔者见到了在这里干活的陈堂志,和他聊起了家常。他有三个儿子,大的两个儿子在外面做装修,小儿子跟自己在养殖场干活。大的两个儿子已有房子,只有小儿子未建。他家有两块地共一亩多地,计划建房子用的,如今让给学校建房,另外有一亩多地也让给村委建办公楼,还有六七亩水田全租给龙泉公司养鳖。
“你一家人都同意你的做法吗?”
“同意。假如你不让,我不让,村里就办不了大事。”陈堂志说,“我对在村里读书的孙子说,以后读书近些了。”
在一旁的村小学校长陈朝彩接过话茬:昔日,学校的教学用房都是村民们集资建造的;如今,村民们又主动让地建校,精神难能可贵,让人心存感激。
新闻推荐
本报北流讯“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5月21日,北流市工商局启动儿童食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保障广大儿童的食品消费安全和身体健康。据悉,此次专项整...
北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