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如一座崇高的灯塔,用人性的光辉照亮他人前方的路。感恩,如一面明镜,以德为鉴,提升道德、传递爱心、凝聚力量。
知恩、感恩、报恩,爱党、爱国、爱民--正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将玉林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文明道德之花竞相开放。
强力推进“感恩教育”深入开展
3月31日,玉林市“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掀开帷幕。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金湘军在深入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上宣布“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启动,市长韩元利进行动员讲话。
“感恩共产党,为党的事业而努力奋斗;感恩祖国,报效祖国;感恩人民,做人民的好公仆;感恩社会,造福社会、奉献社会;感恩父母,弘扬家庭美德;感恩老师,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感恩家乡,加快建设美好玉林;感恩工作,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感恩自然,保护环境;感恩生命,创造精彩的人生和生命价值。”一桩桩、一件件,大到感恩国家社稷,细到感恩身边平凡好人好事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在全市铺开,“知恩、感恩、报恩,爱党、爱国、爱民”的热潮在全市迅速掀起。
玉林市迅速成立了深入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办公室,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满昌学担任主任。办公室设在市文明办,负责对全市深入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全力推进“感恩共产党、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家乡、感恩工作、感恩自然、感恩生命”十个方面主题活动。及时制定了《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的实施方案》,对全市深入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作了周密部署,明确了牵头单位、责任单位、活动主题、活动内容、任务分工、活动形式和步骤等。各县(市、区)、各单位相继制定了主题活动实施方案,并成立了主题活动办公室。在组织制度化,活动常态化的推动下,全市“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在玉林市城乡,“感恩教育”以贴近生活的活动和创新性的载体,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之余,进一步提升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感恩教育”十大主题活动在玉林市遍地开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在机关、学校、企业、农村、社区广为传播,使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常怀感恩之心、常立感恩之德、常行感恩之举,凝聚力量、同心同德,为建设幸福和谐玉林添砖加瓦。
先进模范引领社会潮流
北流市六麻镇上合小学水表分校教师黄业珍,为了不让深山里的孩子失学,继承父业当了一名山村教师。“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悦,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对有困难的人们爱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且不求回报。”正是这样的感恩,让黄业珍无私奉献,二十八年如一日,用爱守护着一个个学生,指引他们走出大山,追寻梦想。
“我深深地爱着这片村庄和这里的村民们,我为自己还有能力为村民们做一点事感到很满足,我也祈盼着养育我们的家园在党的民族政策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变得更加美好,村民生活得富足安康”。正是这样的热爱,让68岁的北流市民乐镇罗政村钟耀荣扎根基层,担任党总支书记十几年来,带领村民建设美好家园、发家致富。
“见义勇为是对生命价值的体现,是无私奉献的升华。特别是今天,在全社会弘扬社会责任感,树立无私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正是这样的信念,让时任市保安巡防大队队员的卢东胜挺身而出,勇对歹徒的利刃维护社会正义。
文惠新、池昭就、蓝源庆、陈颖……来自玉林市各行各业的先进模范,用他们的感人事迹,把孝老敬亲的感恩精神、助人为乐的仁爱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义无反顾的担当精神等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传播到千家万户,在全社会树立起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颖川山庄文化园,简称颖川庄园,是北流市新圩镇梧村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太太在其宅基地坡地(原荒河会址)兴建的广西第一个个人投资建设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庄园坐落在广西...
北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