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新闻 北流新闻 容县新闻 陆川新闻 博白新闻 兴业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玉林市 > 北流新闻 > 正文

治理村落“空心化”的玉林途径 城乡统筹破解“空心村”困局

来源:玉林日报 2012-09-13 04:21   https://www.yybnet.net/

“空心村”,是指由于地处偏远、规划严重滞后等原因,新建住宅大部分集中在村庄外围,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闲置宅基地和残败老屋,形成外实内空、外新内旧、外齐内乱的村庄。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腰包鼓起来的村民们都把新房建到公路附近等交通便利处,这种外实内空的“空心村”正在加速走向“空心化”。

“空心村”的出现,不仅造成有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加剧农村人地矛盾,也将严重制约农村社区规划治理,“空心村”是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通病”,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绕不开”的一大障碍。

那么,玉林市的“空心村”情况如何?又将如何破解这一困局?日前,记者对此作了一次深入的采访调查。

【深度观察】“空心村”之痛

村外新房林立,村内萧索冷清。老村居住的人家所剩不多,很多老房子已人去房空……

连日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玉林市一些偏远农村,许多村民因子女上学、务工、追求高质量生活等原因陆续搬离本村,留下一处处老旧房屋,久无人居,荒草满院破败不堪;而在大多数近郊农村,村民建新房时,或因交通条件更好、或因面积更大,都将地址选在村庄外围,建新不拆旧,导致了老房子闲置在村中心,无人管理,形成外实内空、外齐内乱的“空心村”。

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处院落,也闲置下一块土地,成为“空心村”之痛。

8月15日,记者来到玉州区仁东镇大路村,这是玉林市积极探索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法治理“空心村”的一个试点。在不久的将来,这里的村民将住进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的新居,他们原来居住的旧宅拆掉以后,将复垦为耕地,最终还土地于农民。

在大路村党支部书记宁有文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大路村的旧村落。“以仁东镇中心小学为界,再往前走就是大路村的旧村了。”宁有文边走边介绍。只不过才几米距离,几处已无人居住的农家屋一下子便闯进了眼帘。行走在村中,一处处的闲置房屋不时掠过,有的院墙全倒,爬山虎蔓延在被砖块砌住的窗户上,还有并不算旧的院落,均被闲置。这些院落的唯一用处,就是变成了养猪、养鸡的圈舍,只听得见鸡犬声,却看不见炊烟和人的身影。在路边的一处房子的外墙上,还张贴着一张标注着“危房,行人请绕道”字样,提醒着过往的行人注意……“说村不是村,有院没有人。说地不是地,草有半人深。”这就是“空心村”的真实写照。

诸如此类的“空心村”在玉林市绝非个体。在今年2月召开的玉林市“两会”中,多位政协委员提交了提案,矛盾利剑直指“空心村”。其中来自九三学社玉林市委员会的《关于解决农村宅基地荒废问题的建设》提案中提及,目前玉林市农村宅基地大量荒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经济落后、村一级政权比较薄弱的地方,荒废宅基地导致“空心村”的现象尤其严重,不仅浪费了土地,更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委员们在对玉州区城北街道排榜村农村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得出的数据显示:目前该村废弃及闲置的宅基地达131亩之多。

无独有偶,致公党玉林市委员会也提交了提案《关于加强玉林市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建设》对“空心村”问题表示关注。委员们在对玉州区大双村的4个生产小组作了一次调查发现:在1996年至2010年,该村共有109户在村外建有新房子,使得原面积11000平方米的村庄被闲置,被荒废的旧宅基地土地面积达10760平方米,占原村庄总面积的97.82%。来自玉林市政协委员的调研报告显村”。

【深度探究】“空心村”成因

来自玉林市政协委员的调研报告显示,玉林市农村部落荒废致使“空心村”出现的原因:一是部分原来有农村有房产,近年来到城镇打工、经商或举迁到城镇生活的居民,仍然保留有原来的房产而无人居住;二是农民对居住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家庭人口增加、住房结构落后、交通生活不便等原因,原来的住房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居住的要求,不断地举家外迁而造成了旧村的“空心”。

在记者的调查中,许多被访者也表示,由于生活逐渐富裕起来,开始注重改善自己的生活和交通条件。于是,他们就离开原来离镇区较偏远、交通条件不便的旧宅,选择交通便利,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建新村,使原来的旧村成了“空心村”。李达是北流市新圩镇陶山村村民,前几年,他花了数万元在村道旁建起了两层新房,他的旧屋建于20世纪80年代,共有5间平房。他告诉记者,这几年,他外出打工挣了些钱,看着自家原先住的房子破旧不堪,若不建新房,连媳妇都难娶,于是用自己打工的积蓄加上向亲戚借来的钱,建好了如今的这栋楼。

“以前住的那么大一个院落闲置下来,不觉得可惜吗?”记者问。

“没办法,农村的房子不值钱,租不了,更别说卖出去了。”李达说,村中像他这样异地建房者不少,大家都把房子建到交通更为便利的马路边,很多老房子也就因此而闲置下来了。

农民“建新不拆旧”有多方面原因。对于大部分农民来说,建座房子并不容易,但要拆掉旧房子又舍不得。大部分农村用于生活的用房一般只有1至2间,其它旧房子都是用来堆放农具、粮食、肥料、柴草和圈养猪、牛、鸡等牲畜。而且,这些旧房子座落分散,没有形成一片,很难集中统一拆建。此外,还有一些农民受封建迷信影响,觉得自己的旧住宅风水好,建新不腾旧,是因为“拆了老屋,就是对祖宗的不敬,必须留作纪念。”

在采访中,一些农民表示会将老屋修缮保护起来,但不少人根本舍不得花钱和精力去打理那些差不多被他们遗忘的破旧老屋。

  【破解之道】城乡统筹发展

政策支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剂治理“空心村”的有效良方“空心村”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也必须解决的问题。

2009年8月,玉林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玉林市委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决定》,在全区先行先试统筹城乡发展。《决定》的实施,是玉林致力于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一个醒目信号,更标志着玉林城乡统筹发展新时代的到来——“空心村”难题迎来了“春天”。

《决定》实施3年来,玉林市大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稳妥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积极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建设、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四大基础工程”,全面激发城乡发展活力,促进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这是一剂治理“空心村”有效良方。2010年6月,玉林市召开全市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将用10年的时间,实现100万农民向城镇或中心村集中,把30万亩宅基地复垦为耕地,完成100万亩基本农田的土地整理,建立100个新型农民社区,落实10万亩的产业用地……标志着玉林市土地综合整治大幕就此拉开。

2010年4月,玉林市被广西国土资源厅确定为自治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市,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破“两难”促“双保”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玉林市在城乡用地一体化方面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国土资源管理利用新路。

  试点:玉州区仁东镇大路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便是一个成功的“样本”

去年6月,按照先易后难、先建后拆的原则,玉林市共投资7000多万元,启动了占地82亩的大路村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项目,共建房29幢189套,可提供给大路村三分之一农户入住,还规划有小学、幼儿园、敬老院、卫生院等配套公共设施。该项目是广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点项目之一,也是玉林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大项目。这一项目由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整治两部分组成,建设内容包括村庄拆迁、土地平整、土地复垦、农田水利、道路交通建设、农民安置区建设等6个方面,配套建设给排水、电力、电信、绿化、路灯等工程。

大路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自开工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快速推进。截至目前,一期工程的29幢楼房大部分已建成封顶,部分楼房已完成外墙立面装修,一栋栋整齐划一的新房与周边环境相映成辉,成为大路村新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村民都在盼望着早日搬进新居。”大路村党支部书记宁有文告诉记者,该村原来宅基地占地600多亩,现在建新区只需300亩左右。按照政策和户型等标准,全村准备入住新居的近4000户村民,有20%左右不用花钱,60%左右花少量的钱。“旧宅拆掉以后,我们将宅基地复垦为耕地,最终还地于民,并通过集中流转的方式出租出去,让周边的企业或经济能人种植大蒜等农产品,进而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宁有文如是说。

大路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作为整村集中安置的项目,这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管理的模试,对改造零散村落、合村复耕,从而推动建设规划科学、功能健全、环境整洁的新农村无疑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在玉林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局中也具有典型的意义。

探索破解之道:或将“空心村”拆除复垦,或保留开发旅游

和大路村一样,广西最早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北流市,在“空心村”治理上也苦下功夫。各镇、村和国土资源部门把工作重心放在争取群众支持参与和技术指导上,引导农户主动将“空心村”拆除复垦。目前,北流市已实施增减挂钩试点项目7个,获得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下达周转指标243.85公顷,可先行使用挂钩周转指标121.92公顷;完成拆旧区总规模245公顷,其中228.5公顷已复垦为耕地,共支付农户奖励经费390万元。

同样作为整村迁移,和大路村不一样的是,北流市民乐镇萝村面对因迁移而“淘空”的旧村落,却打起了旅游的主意,不仅没有“抛弃”旧村,而且充分开发了其价值。

自从实施城市风貌改造工程后,萝村所有的村民都搬到了由政府统一规划的“新村”去了,原来的旧村几乎没人住。萝村是自治区级历史文化名村,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国学大师陈柱曾在萝村办学,当时大师云集、文采风流,这段历史成为萝村永远的荣耀。在建设新村的同时,该村也开始“谋划”旧村的发展。

萝村党支部书记林信忠告诉记者,萝村在进行风貌改造过程中,非常注重保留古村原有古迹,确保不受任何破坏,结合萝村的古文化,投入资金进行旅游开发。如今,萝村的旧村依旧生机勃勃,人气十足,这一道“风景”,也成为新农村建设一个充满内涵而又美丽的“注解”。后记

人多地少的矛盾一直是制约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空心村”现象又是一个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狭窄瓶颈。要突破这个瓶颈,解决“空心村”现象,需要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共同寻找一个行之有效的突破点,合理规划、加强土地管理,让“空心村”从我们的视线中逐渐缩小。当前,玉林市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契机,大力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破解“空心村”的困局,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但是,治理“空心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两项举措就能解决,它涉及社会多种因素,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因此,要彻底让“空心村”消失,我们任重而道远。 

新闻推荐

从烟熏火燎到窗明几净

...

北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治理村落“空心化”的玉林途径 城乡统筹破解“空心村”困局)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